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完美的胖达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to 完美的胖达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读书笔记:《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读书笔记:《白银资本:重视经济全球化中的东方》

. 约 21 分钟读完

写在前面

之前忘记说了,不过也没关系,反正我想也没多少人看。
读书笔记这些文字,最好是读者能自己找到书,一边读一边对照着看到被引用的段落。我特地专门做了目录为大家对应方便使用。
有的段落两道竖杠表示直接引用,是我觉得作者说的好;有的是一道竖杠引用,引用上面是我加的评论可能是赞成也可能是反对作者的文字。

如果不能找到书对照着读的话单纯看我的读书笔记,相信我,一点卵用都没有

读书笔记

序一 重构全球主义的世界图景

历史的演变不是一个线性的发展过程,而是一个循环过程,表现为世界体系内部中心的转移以及中心和边缘周期性的置换。

一个循环过程,表现为世界体系内部中心的转移以及中心和边缘周期性的置换。

很好很强大。

超越任何种族中心主义,建构一种真正整体论的、普遍的、全球性的世界历史和全球性社会理论。按照弗兰克的设想,这样的理论必须建立在三个支柱之上,它们是:生态-经济-技术之维、政治-军事权力之维和社会-文化-意识形态之维。

序二

英雄所见略同。

技术变革服从于需求的程度;中国以及整个亚洲对于节约劳动力的技术需求不高,而欧洲人发展了这类技术,为的是更具有竞争力。他在结束这部著作时暗示,最近一段时期亚洲经济的复兴正在使这一地区恢复它在工业革命之前所拥有的那种优势地位。

就像贡萨和汞老之间的动态平衡一样,亚洲和西方也很可能处于跷跷板的两端。被美国压上天的跷跷板总有落下的一天。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当美国庆祝冷战胜利的时候肯定没想到自己的一超地位居然不是永久的,对应的现代中国有没有想过如何继续改革解放生产力呢,否则车子开到一半没有油了多尴尬。

他向欧洲人提出一种挑战,指出他们的重要性正在减退,他们的世界观正在失去中心地位;他也向中国人提出另一种挑战,即超越中国的绝对核心论,用一种体系架构来更仔细地考察中国的变化与欧洲的变化之间的平行关系,更周全地考察中国与世界之间的联系。

中文版前言

看到马克思被鄙视感觉很奇妙。

“亚细亚生产方式”是欧洲人特别是马克思发明的一个神话,其目的在于证明子虚乌有的欧洲“独特性”。

前言

光写下这句话的勇气就足以吓死一群人。

这种方法将摧毁马克思、韦伯、汤因比、波兰尼、沃勒斯坦以及其他许多现代社会理论家的反历史的-科学的——其实是意识形态的——欧洲中心论的历史根基。

第1章 导论:真实的世界历史与欧洲中心论的社会理论

二、坚持全球观念,反对欧洲中心论

韦伯对西方的神话,哈哈。

一旦人们对其他社会的了解也像对西方的了解那样充分,所有挖掘西方世界前现代时期的新萌芽特征的努力,都会在严密的历史分析下破产。这也同样适用于马克斯·韦伯这位大师,因为他试图证明,西方在传统上具有一种合理性与能动性的独特结合。

欧洲人这算暴发户的嘴脸吗?

他们一致赞同马克思的这一说法:1492年和1498年是人类历史上两个最伟大的时刻,因为在这两个时刻,欧洲发现了世界。他们从来不考虑,世界一直就在那里存在着,至少它的非洲-亚洲部分早就在塑造着欧洲。

韦伯对亚洲实际情况的了解更多一些,这就使得他的论述比马克思的粗糙说法更复杂、更精致。例如,韦伯承认,亚洲有大城市。因此,它们就必须被设法说成在结构与功能上与欧洲城市有“根本区别”。罗威廉(William Rowe)在研究中国城市汉口时仔细考察了这一论点,揭示了韦伯在这方面的错误(1984,1989)。

转进如风啊。

詹姆斯·阿贝格伦(Abbeglen 1958)和罗伯特·贝拉(Bellah 1957)在解释这些发展情况时认为,日本人有“一种在功能上与新教伦理相同的东西”,而在他们看来,很遗憾,信奉儒教的中国人并没有这种东西。现在,这两个国家都在经济上突飞猛进,于是这个论点就又转了180度,宣称正在促使它们前进的乃是东亚“儒教”。

可惜,现在他们谈中国了,中国的空间就被压缩了。

他们对大半个世纪的时间里同行们写的“经济史”做了回顾与评论,其中几乎每一句话都是谈欧洲、美国以及他们的“大西洋经济”,甚至连非洲都不屑一顾。对于他们来说,世界其他地区仿佛根本不存在。

这叫啥来着,对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手动狗头哈哈哈。

马克思主义者可能会宣称,他们更关注经济“基础”是如何塑造社会的;但是他们根本没有意识到,一个“社会”是被它与另一个“社会”的关系塑造的,他们更没有意识到,所有的社会共同参与一个世界经济这一情况,也塑造着各个社会。

真正的问题实际上不在于马克思、韦伯或别的什么人有关这个世界体系某一部分的论述正确与否。真正的理论问题是,他们之中迄今没有一个人从整体上去探讨这个体系化的全球整体,而这种探讨才是理论上的真正挑战。

三、一种全球经济视野的轮廓

迫不及待了。

为了说明和解释在不同地点发生的事情,我采用各种互补的方法进行了人口结构的、货币的、康德拉捷夫的、长周期的分析。

四、对阻力和障碍的预见与辩驳

嗯……

在世界经济中确实存在着阶级,但是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从来没有马克思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时所赋予的那种火车头的力量。对于国家和文化以及阶级斗争确实需要加以更多的分析,但要把它们看作依附于世界经济和体系的结构与运动的因素。

考虑到本书的写作年代,可以说很超前了。

本书则要把这种方法颠倒过来,从整个世界的角度来反观世界内部。

第2章 全球贸易的旋转木马(1400-1800年)

二、世界劳动分工和贸易平衡

靠,中国的海权萌芽就这么被蒙古鞑子给消灭了,娘希匹。

蒙古人最后一次严重的军事威胁似乎被明朝政府克服了。但是,明朝政府为了应付这种威胁,不得不把注意力转向北方,甚至迁都北京,并且牺牲了许多海上的商业机会,在1433年突然中止了类似郑和的贸易使团的活动。

这一章中有关中国的一节特别指出,当时的东亚存在着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亚体系,该体系在世界上的经济分量一直被严重地贬低了,甚至在人们对此有所认识时(这种情况极其罕见)也是如此。

第3章 货币周游世界,推动世界旋转

二、赢家如何使用他们的金钱?

费雪方程式:MV=PT。它的意思是,货币数量(M)乘以流通速度(V)等于商品和服务的价格(P)乘以其生产和销售的交易量(T)。货币计量学假定,如果货币数量增加,而流通速度和交易量不变,那么商品和服务的价格就应该随着货币的增加而相应上涨。

第4章 全球经济:比较与联系

二、质量:科学与技术

(1964:238)李约瑟列出的清单上不仅有众所周知的火药、造纸术、印刷术和指南针,他还考察了钢铁冶炼技术、机械钟表,以及把旋转运动变成直线运动的传动带和传动链、拱桥和铁索桥、深井钻探设备等工程技术发明,水上航行用的明轮船、前桅帆、后桅帆、密封舱和尾舵以及其他许多东西。
另外,李约瑟还认为,在中国,科学研究活动受到扶持,技术的革新和应用在近代早期没有中断,在天文学和宇宙论领域,在解剖学、免疫学和药学等医学领域也都有所发展。

第5章 横向整合的宏观历史

二、研究横向整合的宏观历史

即使正如我们前面看到的,不存在普遍性的“(整个)17世纪的危机”,我们还是可以而且最好把17世纪中期这个时期理解为一种世界经济的康德拉捷夫的“B”阶段危机的体现,而且这种危机也呈现为通货危机的形式。

这些创新不过是欧洲人争取从亚洲的真正经济活动中心谋取好处的漫长努力的反映。

第6章 西方为什么能够(暂时地)胜出?

是什么使亚洲人变得虚弱,是什么使欧洲人变得强大,是什么把这两个过程联系在一起。

三、西方是如何兴起的?

亚当·斯密在1776年就发现:“应该记住,制造业的完善完全取决于劳动分工……事实证明,(这)必然受到市场程度的调节。”他在同一段里补充说:“如果没有一个广泛的国外市场,它们就不可能兴旺发达。”

经济学进行一场真正的“革命”是多么重要。这种革命应该最终实现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供给方分析与需求方分析、周期分析与“发展”分析的两方、四方乃至六方联姻,最终创造一个世界经济-人口-生态范围的经济分析“大家庭”。

俨然是两百年前的贸易战的前戏。

亚洲各经济体和帝国在同一时间的逐渐(长周期的?)衰落和这个康德拉捷夫“B”阶段,为某些原先十分边缘的经济体和部门提供了最佳机遇和刺激,使它们能够在世界经济中争夺更好的竞争位置。欧洲一些地区和部门抓住了这个机遇,变成新工业化经济体(与今天某些东亚人一样)。他们通过使用节约人力和产生动力的机器来降低生产成本,从而造成了扩大世界市场份额的新机会——先是在欧洲市场上实行进口替代,然后实行面向世界市场的出口导向。

四、一种全球经济的人口解释

AKA亚洲的内卷化。

亚洲更高的人口增长阻碍了由于和基于对节约人力和产生动力的机械的供求而发生的技术进步,欧洲较低的人口增长则产生了这种刺激——在与亚洲的竞争中!

在1800年前后,欧洲发生了技术进步,而亚洲没有发生,因为亚洲具有更高的人口增长,但其收入分配也更加两极分化,而且缺乏资本。非洲也没有发生这种技术进步,因为那里的人口与资源的比例比欧洲低得多;而且,非洲根本没有像欧洲那样获得外界的可用于投资的资本。

国内消费市场的培育失败了这么多年。

在亚洲主要经济体中,世界和地区经济增长促成了人口增长并强化了生产对资源的压力,使收入分配出现两极分化,从而制约了国内对大众消费品的有效需求。

中国会日益陷入一种高密度的人口和中等技术的引力平衡”(1986:124),很像是伊懋可所说的“高水平平衡的陷阱”。在这种陷阱中,高密度的人口、昂贵的资源、稀缺的资本造成劳动的廉价,因而对节约人力的技术进行投资既不合理,也不经济。

无论劳动力的使用是如何组织的,农业社会的人口增长会使收入与财富越来越集中,并且会压低工资和有效需求(1991a)。而且,我们已经证明,更多的货币和更多的人口也是相辅相成的。所有这些常见的原因,到时就会破坏经济的活力和政治的稳定。

以史为鉴。

社会金字塔顶部对奢侈品和舶来品的需求越来越大,从而使购买力偏离了当地和地区消费品的大众市场。

这是……国进民退?哈哈哈。

“莫卧儿帝国(如何)成为自己的掘墓人”(1963a:351)。莫卧儿帝国的统治阶级通过剥削农民生产的剩余,攫取了国家的大量财富。哈比布援引了当时人们的两段评论:“富人的穷奢极侈与平民的饥寒交迫”之间的反差之大,几乎是前所未有的;“农村被迫承受苛捐杂税,以维持庞大宫廷的奢华生活和供养庞大的军队来确保民众的屈从,农村因此而遭到毁灭”(1963a:320)。这必然会降低大众的收入与国内有效需求,导致工资劳动供给的低廉价格。实际上,哈比布也证明,农民受到的剥削越来越重,因而逃离土地,从而可想而知地增加了城市和其他方面的廉价劳动力供给(1963a:324-329)。

本书的中心思想,划重点就看这一句就行。

变动中的世界人口-经济-生态形势突然地——包括亚当·斯密在内的大多数人都没有料想到——使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投资在经济上变得合理了,也有利可图了。这些投资包括:为节约单位产出的劳动投入以提高生产力、劳动利用率及其总产出而在机械和工艺上的投资;对动力生产的投资;对雇佣劳动和资本生产力的投资。生产过程的这种转变最初集中在世界经济中某些地区的有选择的工业、农业和服务业部门。这些地区的比较竞争地位使得(后来继续使得)这种新工业化经济体的进口替代措施和出口拉动措施具有了经济上的合理性和政治上的可行性。因此,这种转变曾经仅仅是(而且继续仅仅是)世界经济进程的一种表现。这种表现暂时局限于某些地区,只要这种表现没有均匀地遍及全球——历史上还从未出现过这种情况,在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太可能出现——就还会转移。这也就意味着,1800年前后,在与欧洲进行的世界经济竞争中,阻碍亚洲的不是普遍的贫困,更不是传统或失败,用马克思主义和熊彼特的术语说,恰恰是它们的成功导致了失败。因为造成亚洲经济的竞争障碍的,乃是它先前回应长期“A”阶段扩张的经济刺激时取得的绝对和相对的成功——这个“A”阶段是由美洲金钱的流入支持的,并且持续到18世纪的大部分时间。这就把所有的流行理论翻了个脚朝天。

这就叫风水轮流转么……

欧洲以及后来的北美(我们还可以加上欧亚大陆另一端的日本)有能力利用19世纪和20世纪的这场泛亚洲危机。它们设法成为新工业化经济体,先是实行进口替代政策,然后逐渐实行面向全球世界市场的出口拉动政策。但是,这种成功是基于它们原先在全球经济中的边缘地位和相对“落后”地位的,也会被证明是相对短命的。这些新兴的但或许也是暂时的世界经济中心,现在也正经历着与原先的亚洲经济中心相似的绝对和相对的社会经济衰退,而一些原来的亚洲经济中心似乎正在恢复它们的经济和社会活力。

第7章 历史研究的结论和理论上的意义

历史的真实会随着历史考察范围的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方面。

一、历史研究的结论:欧洲中心论皇帝没穿衣服

螺旋上升的曲线么?

真实的历史进程是世界范围的,但在横向上是整体性的,在纵向上是周期性的。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嗯……

针对这两种种族中心论,也出于对政治经济危机的反应,非洲、印度、伊斯兰世界,再加上俄国、中国和其他的种族中心论正在四处蔓延,提供“西纳特拉式”的拯救之道:“照我的方式做”或“照各自的方式做”。

二、理论意义:从一种全球视野看

干得漂亮!

共性甚至比真正的差异更普遍、也更重要,更不用说那些根本不存在的所谓差异了。许多所谓的差异——“东方是东方,西方是西方,两者永不相遇”——在最好的情况下至多是同一个根本性的功能结构和进程的一些表面上的制度和“文化”现象。否则,它们就像吉卜林这句著名的诗一样,纯粹是掩盖殖民主义政治经济利益的意识形态遮羞布。

西方在1800年以后的兴起,其实并不是欧洲自文艺复兴以来“连续的”准备的结果,更不能被归结于什么希腊或犹太根源。

你大爷还是你大爷,西方世界咱们走着瞧吧。

东亚在世界经济中的崛起,更促使人们关注长远的历史连续性,因为东亚的崛起本身乃是其中的一部分。东亚的兴起被说成是没有历史连续性的事件,其实是东山再起。这种重新崛起也应该被看作世界发展的基本结构与连续性的一个组成部分。

内卷化更多的是历史进程造成的,跟国民性有毛线关系。

由此造成的内卷化(involution)甚至内部破裂(implosion)实际上是参与更大的世界经济/体系的一种结果,而不是不存在这种世界经济/体系的一种表现。如果我们的目光局限于特定时间和地点,而不放眼远眺,就看不到这种参与。因此,同样地,分裂的内卷化使社会活动在“B”阶段显得主要是由“内部”产生和主导的,在相互联系和扩张的“A”阶段显得更多地受到“外部”影响。其实,二者都是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与运动本身的表征。

以后的世界更多体现为双头蛇的跷跷板模式吗?

我们看到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连续的“A”阶段,而根本没有世界性的“B”阶段。

这就是资本主义的真相?

欧洲在从1500年到1800年的三个世纪中实行的实际上就是这种无代价战略。差别仅仅在于,美元至少有一部分是建立在美国的生产力的基础上的,而欧洲的白银完全是从美洲殖民地榨取来的。当然,西方后来的生产力也部分地出自它早先的殖民主义活动。

结论

★★★★★
如果没有一个全球史观,基本上不可能看懂这本书。

强烈建议看本书的读者先阅读福山的《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看福山自己打脸之爽难以用语言描述)、本特利的《新全球史》以及霍布斯鲍姆的《年代四部曲》,只有通过这些全方位讨论同一主题的前置阅读你才能真正理解作者想探讨的到底是什么。毫无疑问豆瓣那些打低分的傻缺们又一次的不明白“看不懂就闭嘴”这种事。

我在看《新全球史》的时候就一直在疑惑一点,1500年之前几乎所有的内容都与安纳托利亚、波斯、印度以及中国相关,现代欧洲基本上在地球舞台上消失。重新审视《新全球史》的副标题——文明的传承与交流之后,我发现本书讨论的实际上正是全球史的经济交流部分,弥补了拼图的最后一块。

可惜由于作者精力和篇幅限制,本文也只大致讨论了经济全球史,对于1800年后欧洲和亚洲之间制度、文化的阐述并不深入和足够,但是也足够作者在文中对马克思、亨廷顿、福山(还有更多我记不住名字的学者)等进行啪啪打脸,因为在他之前几乎全部学者都抱有欧洲中心史观,因此全部错了,这一点我表示支持作者。

很遗憾作者已经仙去,但是听说4月份中信会出版作者遗作《19世纪大转型》,我已做好准备了,快来吧。

本篇已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