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完美的胖达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to 完美的胖达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男女开车有区别吗,为什么?

男女开车有区别吗,为什么?

. 约 55 分钟读完

最近重庆万州公交车交通事故火了,顺带着知乎上又掀起一股风潮,讨论“女司机不会开车是偏见还是事实”。
如果你也有此疑问,不妨花点时间看看我这篇文章,毫不客气的说本文高屋建瓴的从本质分析了问题,看懂了之后类似问题你自己都能得出结论。

写在前面

BTW,这篇回答也是我对知乎失望的开始,我花了很大的心血,查了很多文档写完回答,自认为写的还不错,结果不但没有多少赞(比最高赞几百字抖机灵的回答少了几十倍),还收到大量评论,要么说我扯英文装逼,要么说太长不看,要么说答主有病。
我觉得他们说的都对,我是有病才在知乎上花这么多心血,何苦来。真的是心累,何必跟巨婴纠缠。
以后有这功夫也不会奉献给任何平台了,一点意义都没有。
肥水不流外人田,有干货当然应该自己消化,观众什么的看到算你赚到,没看到关我屁事。


老样子,原回答链接
原回答写于2017年,只有可怜的500多赞。

原文如下:

都闪开,我要火力全开了。

首先,实名反对最高赞回答,什么玩意。。。破乎现在抖机灵抖成习惯了是吧。

当然,我这账号现在也不是实名,实名反对云云,屁用也没有,哈哈哈。

开篇明义

我决定终结此问题和类似问题,就是这么吊。先说结论:

问题:

男女开车有区别吗,为什么?

终极答案:

男女开车有区别,因为恐龙灭绝了。


我一定要先表扬一下题主,题主没有问男女开车有什么区别,只问有没有区别,简直给我这个回答节省了几倍的工作量,绝赞好评。

我之前的回答是随意写的,结果发现写完还要补充很多我以为是常识的观点,真累,验证了我的看法。而且由于答案是不断补充而形成,有人抱怨看不懂……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不再给其他人讲述你的观点? - 知乎
干脆整理一下一次给你们一个终极答案,以后别再问了。

注:以下论文相关内容包括被引用次数等感谢谷歌学术。

符合知乎精神的回答应该透过现象看本质,否则只会刷存在感的回答和小学生贴吧有什么区别。

这题回答什么个例,我朋友我妈我老婆都没有任何意义,个例不代表任何数据。

v2-63ed8a17d7348345231e93adf8d4e372_hd

找什么交通数据的,变量太多无法控制,就会陷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再说题主也没问有哪些区别啊,先审审题不行么???

首先,开篇明义,男女开车有区别,毋庸置疑,不承认这一点无异于掩耳盗铃。区别在哪里,如何体现,最终事故率、死亡率等有没有区别一点都不重要,因为题主没有问!我只要证明男女开车有区别即可。

区别在哪

为什么我认为男女开车有区别呢?很简单,男女有别。男女各种能力都有差异,有的男性强,有的女性强。如果题主问的是男女搬砖有区别吗,显然绝大部分人都会承认男性力量大更擅长搬砖。而如果题主问的是男女做幼教老师有区别吗,显然绝大部分人都会承认女性更细心更会照顾小孩更合适做幼教老师。

注意是男女有别而不是男上女下!

那现在问题是男女开车有区别吗,我们考察一下对司机很重要的视空间能力、选择反应速度等,是否存在男女差异即可回答此问题。如果你觉得这些能力和司机无关,那就别往下看了。

视空间能力:

Spatial ability - Wikipedia

Spatial ability or visuo-spatial ability is the capacity to understand, reason and remember the spatial relations among objects or space.

详细定义可以参考维基百科,视空间能力较差的人更容易迷路(又名路痴),完成三维魔方的能力也较差,以开车为例的话对自己车辆的体积占地面积估计不到位也是视空间能力差的表现。

目前对视空间能力的测定有多种方式,包括心理旋转、组块设计等。

而性别差异在视空间能力上有所体现是公认的事实,换句话说,男性(普遍意义上的,非个例,下同)的视空间能力水平高于女性。

部分文献:

Sex differences in visuospatial ability: Do performance factors play such an important role?
发表于 Memory & cognition,被引用次数101。

We applied two tests in thespeed-power continuum to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621 males and 821 females in their last year of high school in a 2 × 2 (gender × time) full factorial design. Reluctance to guess was similar for males and females. Males obtained more correct responses on both tests, and for both time conditions, than did females. These results are not only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but also are of substantial practical consequence.

Gender differences in way-finding strategies: Relationship to spatial ability and spatial anxiety
发表于Sex Roles,被引用次数571。

Women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using a route strategy (attending to instructions on how to get from place to place), whereas men were more likely to report using an orientation strategy (maintaining a sense of their own position in relation to environmental reference points). Women also reported higher levels of spatial anxiety, or anxiety about environmental navigation, than did men. The orientation strategy was found to b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spatial perception ability and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spatial anxiety.

这个比较好玩,我翻译一下:

女性更倾向于使用路线策略,从一点到另一点;男性更倾向于使用方位策略,建立自己和环境参考点之间的方位联系。女性同时相比男性感受到更高级别的空间焦虑或环境导航焦虑。 方向策略与空间感知能力呈正相关,与空间焦虑呈负相关。

反应速度:

Mental chronometry

Mental chronometry is the use of response time in perceptual-motor tasks to infer the content, duration, and temporal sequencing of cognitive operations. Mental chronometry is studied using measurements of reaction time (RT), which is the elapsed time between the presentation of a sensory stimulus and the subsequent behavioral response. In psychometric psychology it is considered to be an index of processing speed.[1] That is, it indicates how fast the individual can execute the mental operations needed by the task at hand. In turn, speed of processing is considered an index of processing efficiency.

反应速度也有很多种,对司机来说较重要的是Choice RT,选择反应速度,也就是从看到现象到做出选择然后做出反应的时间(简单点理解就是通常说的应急反应能力)。

https://intelligence-humaine.com/picture/Der (2006) Psychology and Aging reaction time age hals (1).pdf

Age and Sex Differences in Reaction Time in Adulthood: Results From the United Kingdom Health and Lifestyle Survey

发表于 Psychology and aging,被引用406次。

Simple RT has a curvilinear relationship to age with no significant gender difference, whereas choice RT shows only a slight, and mainly linear, increase with age but a clear gender difference, reflecting the gender difference in ISD.

人肉翻译: 简单的反应速度与年龄呈曲线关系,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而选择反应速度轻微的,主要是线性的,随着年龄增长,但是性别差异明显,反映了intrasubject标准偏差的性别差异。

又,男性的选择反应速度是优于女性的,论文中有相关图表。

注:另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是奥运会短跑男女选手的起跑反应时间,不过由于都是世界顶尖运动员,仅供参考。

数据显示男性运动员起跑时间比女性运动员快

Gender differences in choice reaction time: evidence for differential strategies
发表于Ergonomics,被引用135次。

Results demonstrated a near-significant overall reaction time advantage for male participants. Moreover, males and females showed a differential pattern of reaction time as a function of stimulus location.

总结:

对女性读者很遗憾,文献证明男性的视空间能力和选择反应速度均显著强于女性,作为司机的重要能力方向感和应急反应能力,有明显的男女差异,所以男女开车是有区别的

证毕 ∎

注,有兴趣的可以去WCA网站看魔方世界排名前100名中有多少女性,此活动需要视空间能力和选择反应速度,对体力则没有要求,如果男女能力一致,我们理应看到类似的性别人数对比,否则……

World Cube Association - Official Results


为什么

OK,接下来我们需要回答第二问,为什么。

如果可能的话,我希望你能接受过中学生物教育中进化论的内容并且还没有忘记,否则建议你先通读一下《自私的基因》、《盲眼钟表匠》,任一本都可以,《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第三种黑猩猩》和《裸猿》三部曲最好也能看过,不过我感觉你要真看过这些书,不用我说你自己也能写这个回答。

演化论

所以,当问题是为什么男性在视空间能力、选择反应速度等范畴内表现强于女性的时候,我们首先要认识到一点,人类是动物的一种。

当性别差异存在的时候,必然是有某些影响到相关的性状表达的基因从我们的祖先遗传下来

当你理解生物演化的实质的时候,你会发现,演化实质上是生物在选择压力情况下发生的特定方向上的变异被保留下来,而与选择压力相反的变异没有被保留,从而在后代基因中丢失了。

这个选择可以是自然选择(如人类的产生)或人工选择(如柯基的产生)。

生死区别

所以,问题进一步发展,为什么人类会受到定向的选择造成男性的这些能力强于女性?这必然意味着这些能力在古代男性身上是如此重要以至于缺乏这些能力的男性有更大的概率没有把他们的基因遗传下来

没有遗传下来的情况要么是繁殖后代之前死亡,要么是无法达成繁殖后代的成就。

所以,这一定意味着在古代人类的社会活动中,男性和女性面对的境况不同,并且在这种境况下男性的视空间能力和选择反应速度的高低会造成繁殖后代概率的区别

性别分工

我们将目标投向古代人类社会的活动,当原始部落不存在性别分工时,显然不应该存在针对性别而不同的自然选择压力,只有当人类社会发生了根据性别而进行的分工,才会发生这种情况。

两性分工对妇女社会地位的影响- 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Xiamen University 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v2-6b8f8ad4e4615825683fbd4a79d03230_hd
所以,文献上不仅告诉我们男女分工的情况,而且告诉我们这样的原因,是劳动工具的改善使得狩猎成为正常的劳动部门,能够带来和采集同等重要的产出。

那么我们再来思考,男性进行狩猎的分工,是不是恰好带给了男性在视空间能力和选择反应速度上的压力呢?

狩猎与采集

当男性主要负责狩猎活动的时候:

  • 一般目的地都不近,没有方向感的话万一和大部队失散找不到回家的路就死球了。(不容易迷路)
  • 打猎没有走神的余地,不能保持专注的话被猎物反击就死球了。(所以开车更专注于开车,思想不容易开小差)
  • 好吃的猎物都跑得快,没有对速度的追求,追不上猎物或被猎物反击追上也死球了。(所以看到车就想超以及不想被超车是天性)
  • 不管是打猎还是闪避,没有瞬间决断能力的都被猎物干死了或没有猎物找不到老婆绝种了。(所以发生紧急状况时作判断的能力更强而不是捂住脸听天由命)

女人在这时从狩猎活动中脱离开来,不再受到男性那么强烈的选择压力

  • 离聚集地不远所以方向感不需要多强。
  • 遇到什么熟了采什么,不熟的不需要,不需要专注能力。
  • 不需要瞬间决断能力。
  • 采集也不需要速度感。

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这种遗传倾向带来的男女区别

比如男人买东西直奔主题买完走人。男人更喜欢极限运动。

女人喜欢逛街不一定要买逛街本身就是快感。女人一般不喜欢刺激性活动。

表现形式

所以,男性的对速度的追求和冒险倾向会造成男性在驾驶时有危险驾驶倾向,女性在方向感上的缺失对相对速度判断能力差和紧急处理能力的不够在驾驶时会出现某些男性不能理解的低级失误,另一种意义的危险驾驶

如果你对性别分工之前的相关能力有疑问的话不妨这样理解,假设曾经不分男女都进行狩猎活动,这时男女能力一致,而一旦狩猎活动转移到男性这边,女性的相关能力不再受到选择压力,开始逐渐累积各种变异和遗传;而男性受到生存和繁殖压力,一代代遗传累积的都是相关能力更强的变异,不管这段狩猎分工的时间有多长,当男性也不再受到相关能力的选择压力的时候,这些能力的基础已经要强于女性,再进行无压力变异的话平均值仍然高于女性

也就是说如果这项能力男女都服从泊松分布,那么男性的分布区间比女性窄和高,同时在X轴上更靠右

The Hunter-Gatherer Theory of Sex Differences in Spatial Abilities: Data from 40 Countries
被引用195次。

This study used some of the data from the BBC Internet study to assess the universality of sex related spatial competencies, as these are described in the terms of Silverman and Eals’ (1992) hunter-gatherer theory of human spatial sex differences. As predicted, men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women on a test of three-dimensional mental rotations in all seven ethnic groups and 40 countries used. Close to prediction, women score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men on a test of object location memory in all seven ethnic groups and 35 of the 40 countries. The data were discussed in terms of their implications for research approaches in this area and a paradigm for future studies was proposed,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of innate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ontogenetic development of spatial sex differences.

那么,当我们将问题进一步推导到男女开车的区别是因为古代人类曾经发生过性别分工的时候,答案就结束了么?

并不。

生育代价

我们继续考察性别分工的原因

上面的文献将性别分工的原因归结于劳动工具的改善和弓矢的发明,是这样吗?

我想不是,这只是外因,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比外因更重要。

说人话:当性别分工尚未发生时,男女之间视空间能力、选择反应速度等能力理应没有区别,那为什么不是女性狩猎男性采集而是男性狩猎女性采集?

实际考虑

当我们说性别分工的时候,并不是说这是一种强制性的选择,我更愿意觉得这是一种经过直觉思考的朴素的帕累托改进。中间可能经历不止一代人的实践和演变,但是结果就是如此。

也就是说必然应该存在一个原因,使得男性进行狩猎活动女性进行采集活动,比男性进行采集女性进行狩猎的生产率更高,同时也比不进行性别分工的生产率更高。

显然原因应该是男女之间最根本的区别

女的要生育小孩!(很难找到这样的文献支持,因为政治不正确)

智人的特异化

如果你看过人类简史的话,应该知道人类为了进化到现在进行了很多特异化的演化。人类婴儿具有哺乳类中最大的大脑,人类大脑在出生后仍要继续发育到幼年时期,人类具有极长的幼年和少年期,女性的髋部大于男性是因为要容纳婴儿的头部等都是智人为了发展智力而不得不进行的取舍。

这就有一个必然的后果,由于女性的髋部大小有限,婴儿无法发育到完全体(人类的头骨出生时是软的),其实是在尚未成熟的阶段就被终止妊娠了,原本应该在母体完成的发育不得不部分转移到出生后完成,人类的后代是不能出生即独立自理的。其他很多哺乳动物的后代都是一出生后很快就能跟随母亲活动,而人类的后代一般要2岁才能正常行走(因为负责行走部分的大脑此时才刚刚发育好)。

哺乳期的重要性

所以时刻照料婴幼儿后代是人类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否则就绝种了。

而女性为了养育后代,需要怀孕九到十个月,之后还要经历时间不等的哺乳期(如果婴儿存活的话),此时如果由女性进行外出狩猎活动的话显然会影响狩猎的产出,而采集的话哺乳期也可以完成。

帕累托改进就是由效率最高的人完成产出最多的工作,显然这样的性别分工是生产率最高的。

其他生理区别

那也有人说,如果部分女性放弃生育小孩呢?这样是不是就能具有和男性一样的狩猎生产率了呢?

遗憾的是,女性还有一个生理周期的问题。显然那时候是没有卫生棉条的,也没有卫生巾,卫生纸也没有,甚至连布都没有,多半穿的还是开裆裤或裙子。动物的嗅觉比人类灵敏的多,很难相信每个月有生理周期的女性能够和男性有一样的狩猎生产率。

性别分工

所以考虑到以上这些原因,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狩猎能够独立成一个生产部门时,由男性进行狩猎女性进行采集就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帕累托选择了。

女权主义者此时想必义愤填膺了,你这是胡说八道,物化我们女性云云。

其实不然,采集工作同样带给女性某些强于男性的能力,如更强的记忆力更强的语言能力等,但是由于与问题无关,所以我们暂不讨论

文化与历史

同样有人质疑,这并不是男女开车有区别的原因,真实原因是社会对女性的要求,对女性的教育包括小时候玩游戏等等,是文化、历史而不是生理原因造成的。

那么我要反问一句,文化历史,他也是有内在驱动力的,那么文化历史使得女性对自己开车要求没有那么高或不那么喜欢开车,深层次的原因是什么?任何主观现象,你深究到背后都会有一个客观原因。

深究内驱力

举个例子,东西方军队在面对即将战败时的应对截然不同,东方多选择杀身成仁,西方多选择坦然投降。当你追究原因的时候,诉诸于习惯和文化当然是最简单的逻辑,但是思辨不应该停留在这一层,这只是表层原因,意义不大,还应继续深入。西方习惯投降是因为自古以来的战争多发生在邦与邦之间,由于是封建社会,士兵都是归属于领主的,领主的领主之间的战争,其实和士兵本身并没有多大切身关系,因此战争烈度不高;而东方从周之后就无封建,一直是中央集权帝国,战争多为国族生死存亡之战,所以提倡死战到底是自然而然的选择。那么,是不是这样的思辨就够了呢?还应继续深入。为什么西方社会是个封建的社会,为什么一直到现在欧洲都没有实现大一统,原因是因为地中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西方文明是围绕着地中海发展起来的,交通的分割使得大一统在文化和可行性上完全不能和东方相比。反之东方的大陆是一整块的,是一个海中地的地形(单独考虑日本的地形,也可以这么说),所以秦并天下以来,所有的统治者都天然的追求大一统的国家和制度,进而文化也要为这个大一统服务。接下来还可以思考的是为什么欧洲文明的起源是从地中海附近开始的,如果文明起源在欧洲平原是否能和现实不一样呢?而中国又是什么时候为什么落后于时代的发展的,这般一层一层递进思辨下去,方才算的上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想,当浮一大白!

客观事实

回到问题,很遗憾,男女生理上的区别仍然是这些文化历史现象的本质原因。好比女性天生肌肉没有男性发达,所以你基本上看不到任何文化历史是让女性更适合重劳力和军事活动的,只有到近代工业革命后军事和力量关系不那么紧密的时候女性当兵才开始成为普遍现象,然而也比男性当兵要少的多。

同样的道理,如果你仅仅将和女司机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现象当作造成女司机开车不如男司机的原因的话,你的结论仍然只浮在表面。

我并不认为生理优势决定一切,但是很多时候理解背后的机制和实质,有助于你理解这个世界,虽然并没有什么卵用。

为什么是女性

那么这就是问题的终极答案了么?因为女性要养育小孩?

我们继续推进,为什么人类是女性养育小孩呢?

废话,因为人是哺乳动物,是胎生要吃奶

远古时代可没有太多食物保存技术,也没有驯化大型哺乳动物,你让男性带小孩无法解决婴儿的食物问题你这是准备团灭么。

所以,假设是恐龙活到了现在演化出智龙,他们也许就不存在性别分工的问题,蛋一生,太阳晒晒就孵化了,或者男龙孵蛋也没什么不对啊。

所以问题的根源就是人类是哺乳动物进化而来的智人

都怪恐龙

那为什么现在问这个问题的人类是哺乳动物进化来的呢?

都怪恐龙灭绝了!

都怪恐龙灭绝了!

都怪恐龙灭绝了!

恐龙不灭绝的话现在地球上哺乳动物可能还是夜行穴居动物(又名老鼠),肯定没智人什么事,更不会有这个问题存在了。

当然问题还可以继续推进,为什么恐龙绝种了呢?但是由于这个问题暂时还没有公认的回答,我们就以上面的答案作为终极回答吧

我再反过来推导一遍问题,大家看是否有逻辑问题:

因为恐龙灭绝了,哺乳动物获得了陆地发展空间,最终统治了地球,演化出智人。由于智人为了进化出智力,不得不放弃后代的出生自理能力,养育后代的过程无法完全摆脱女性的参与,同时智人还是随时随地做好怀孕准备的哺乳动物。所以当出现性别分工的契机时,男性自然而然地负责了狩猎活动,女性则在聚落附近进行采集工作。由于狩猎和采集受到的自然选择压力方向不一样,造成现代男性在视空间能力和选择反应速度等能力上强于女性,造成男女开车有区别

回答完毕


回答完毕了吗?

其实并没有哈哈哈。

比较在意逻辑的同学可能觉得有点别扭,就算我说的有道理,那也只是倒推啊,对不?

对,这位同学你逻辑思维这么强,是平时写报告的后遗症吧?哈哈哈

另一半答案

我前面的答案,其实只能说明逻辑链条的一半,另一半请看下面的更新。并不是我说话大喘气非要分两次说,实在是上次的回答是通宵写的,还没写完已经开始神智不清了,写完SAN值为负数,当晚直接连睡了14小时,现在补上后续。


补充之前我先说一下我的观点,那谁尼彩啊不笛卡尔说过,我思故我在,额……

又错了,是黑格尔说过,存在即合理。谁说的不重要,领会精神。

各人有各人的理解,我并不认为存在的东西就是不容置疑的,我的理解是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存在,都是有理由的,我们认识世界,最终就是要认识到这个理由,并尽可能一路追踪溯源到我们能认识的本质

那认识到这些理由,有什么意义吗?

意义就是能让我在知乎这里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哈哈哈哈。

当你用存在即合理的思维方式考虑问题的时候,世界会完全不一样。比如我先回答一下前面提到的这个问题:文明起源在欧洲平原是否能和现实不一样?答案是文明无法起源在欧洲平原,因为欧洲的土壤无法使用木质和石质农具进行耕种,无法耕种就不满足定居的条件,没有定居的人类就无法独立发展文明,就这么简单。

人择很重要

继续回答问题,要说明逻辑链条的另一半,其实有一个很重要的前提,那就是鼎鼎大名的人择原理

https://zh.wikipedia.org/wiki/人择原理

如果万物与自然定律存在,那么万物与自然定律定会被人类发现。如果万物与自然定律不是人类所看到的形态出现的话,人类就不会知道这些定律是怎样出现的。只有在少数像我们这样的一些宇宙中,智慧及生命才得以发展并能质疑:“为何宇宙是我们看到的这种样子?”回答很简单:“如果它不是这个样子,我们就不会在这里。”
当然我并不打算用耍赖皮的姿势进行本问题回答,我的意思是当题主提出问题的时候,其实隐含了若干前提,是我们下面进行回答所要引用或论证的:

存在智慧生物;

  • 智慧生物使用抽象符号进行沟通;
  • 智慧生物可以跨空间和时间进行沟通;
  • 智慧生物有性别区分;
  • 智慧生物有某种快速交通工具;
  • 智慧生物在使用这种交通工具时的表现可被观察到性别差异;
  • 智慧生物有普遍意义上的进行形而上学的思考的能力。

必然性1

OK,回到问题,恐龙灭绝了,若干时间后有某智慧生物提出了这个问题,我们一步步沿着历史的足迹进行推理:

恐龙灭绝了,是否必然导致哺乳动物在地球上的强势

这个逻辑链条基本上可以认为是成立的。

首先,当恐龙是世界霸主时,由于尚未进化出智能,不存在改造环境的能力,所以只有一个可能,恐龙极其适应当时的环境,比地球上任何其他生物都适应

那么这其实是一个优点,也是一个缺点,越适应环境,特异性的进化越多,也就是说一旦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生物来不及进行突变以适应环境,只能灭绝了

而既然恐龙灭绝了,那么必然意味着环境往恐龙不适应的方向突变,至于是什么导致环境的剧变,对本题来说那是一点关系都没有,哪怕是外星人干的也无所谓。所以本题的终极答案就到恐龙灭绝为止,任何导致恐龙灭绝的原因都是通过环境突变发生作用的

既然环境往恐龙不适应的方向突变,那当然是和恐龙差异性越大的动物越应该占领恐龙在地球上的地位

硬币的两面

  • 卵生-胎生
  • 喂食-哺乳
  • 冷血-热血
  • 日行-夜行
  • 大型-小型
  • 鳞片-毛发

我们可以观察到,几乎在任何值得注意的决定生物性状的本质方面,哺乳动物都是和恐龙走了另外一条进化的道路,所以只要恐龙灭绝了,必然意味着恐龙占据的食物链地位向我们敞开怀抱。例如热血和毛发一起导致哺乳动物对低温的适应性远远强过恐龙们,而气温急剧下降正是考古学已经证实的事实,小型化导致哺乳动物对空气含氧量的降低适应度更高等等。

笑到最后

所以,其实应该这么说,任何导致恐龙灭绝的因素,都是以极残酷的方式选择了另外一种和恐龙存在根本差异的生物,而一旦恐龙灭绝了,必然意味着满足所有这些选择压力的生物的兴盛,前提是环境没有恶劣到任何生物都无法适应的地步,而这一前提由人择原理进行满足。

所以当我们看到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的兴盛不应该感到意外和庆幸,这是我们祖先应得的。当我们的祖先在恐龙的压力下被迫(自然)选择了和恐龙完全不一致的进化道路时,也就命中注定当恐龙灭绝之后轮到我们占领全世界

存在即合理,或者以更符合唯物主义辩证思考方式的说法,偶然中包含着必然

恐龙灭绝这件事是偶然,但这个偶然将必然导致哺乳动物在地球上的强势

接下来我们考虑这个问题:

必然性2

哺乳动物是否必然演化出智人

符合逻辑的答案是不一定,但是伟大的人择原理又一次发生作用,既然问题被提出,那么地球上占据统治地位的动物(从上面的讨论我们知道是哺乳动物)必然演化出了某种有智慧的亚种,只不过我们现在把它叫做智人。叫智什么不重要,智猫智猪智狗都一样,只是个代号,关键在于有智慧。当然这种演化需要极长的时间,但是既然问题已经被提出,不论这个极长是多长,不论其中包含多少偶然多少曲折,它都已经过去了

所以,既然问题已经提出,那真相只有一个,哺乳动物必然已经演化出某种有智慧的生物,碰巧我们把它的名字叫智人。

必然性3

哺乳动物进化出智慧生物,是否必然导致性别分工

这个问题有点大,我们一点点回答。

智慧的前提

首先,为了进化出智慧,根据现代生物学研究的结果,生物产生智慧或者说古猿产生智慧的原因并不清楚,可能是突变可能是其他什么的,但产生智慧的前提是生物的脑容量足够。脑容量足够并不一定能产生智慧,但是脑容量不够一定无法产生智慧

脑容量又有两个方面,一个绝对脑容量,一个相对脑容量。比如大象的脑容量取出来称一下,必然比智人要大,这就是绝对脑容量大,但是相对大象的体重来说,远远没有智人脑容量相对智人体重百分比那么高。

具体多大的脑容量能产生现代意义上的智慧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但是基于人择原理,既然我们已经有足够的智慧提出问题,那么我们必须要有相当的脑容量。而为了容纳这些脑容量,智慧生物大脑占据身体的比例必然逐步增加

智慧的契机

那么,是什么样的选择压力让我们的祖先走上了大脑占身体比例逐步增加这一步?

答案是直立行走,解放双手。由于人择原理,这一步是必然发生的,如果没有发生这一步,没有增加脑容量的压力,那就不会得到增加脑容量的结果,没有脑容量就没有智慧,没有智慧就没有人问问题啦。

人类的智力起源是否与直立行走有关?----中科院科学智慧火花
直立行走这一步在进化史上的意义再怎么说重大也不为过,这就是石破天惊的一步。

一方面智人祖先们选择了直立行走,解放双手,需要更大的脑容量来支持,另一方面更大的脑容量让祖先们更好的适应直立的行走方式和更灵活的使用双手,这是一个正反馈。

智慧的代价

既然是正反馈,那为什么我们现在的大脑没有占身体的一半?没有变成星河战队里脑虫那样?

答案有两方面,一方面大脑的耗能相当大,人类的大脑(体重的2%)需要消耗人类20%以上的能量,未成年人类的大脑相对耗能更大(0-10岁儿童大脑耗能可以达到总体耗能的50%),更大的相对脑容量会消耗更大的能量,我想也许我们的祖先曾经有过更大脑容量的突变,但是由于经常性的食物危机,所以无法稳定遗传下来;另一方面就是直立行走带来的困扰,生产方式有限制。

直立行走的困扰有两方面,一方面由于重力的原因胎儿的重量受到限制,另一方面为了保持直立行走的能力,智人的骨盆形状和四足行走时相比更窄了,产道的形状也发生了变化。

所以智人的进化最后选择了一条这样的道路:胎儿期尽可能的发育头部,直到头部的大小刚好可以通过骨盆和产道,胎儿期四肢发育相对优先级极低,剩余的脑部发育和四肢发育留到生产后完成

智慧的后果

任何研究人类学的人都能发现女性盆腔相对男性更大,原因就在于盆腔不够大的祖先已经死于难产,选择压力又一次发生了作用。

所以,智人祖先为了发展智慧(或者为了实现发展智慧的基础),不得不接受婴儿失去自理能力这一结果。而这一结果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女性和婴幼儿的联系更紧密。为何不是男性自然是因为男性无法自产奶。

我们经常发现女性情感泛滥母性十足,基于存在即合理的思考,隐藏在背后的血淋淋的现实很可能是母性不足的祖先,无法为婴幼儿提供足够的生长条件,已绝种

又如婴幼儿时期通常是最可爱的,少年通常就没有那么可爱,基于存在即合理的思考,隐藏在背后的血淋淋的现实很可能是极残酷的选择压力,食物不够的时候最丑的被先放弃(在极度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可以合理推断被当做食物了),幼年期长得不可爱的祖先已经被绝种,而到了少年时期(10岁以上)在远古已经可以独立生存不会受到类似的选择压力

性别分工

而基于社会效率最大化的考虑,(远古的社会不一定需要知道这些原理,但是社会自发的会选择最适合发展生产力的组织方式)女性和婴幼儿的联系更紧密会自然的造成某些生产活动效率的下降,那减少甚至消除她们在这些生产活动中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所以,答案是对,哺乳动物进化出智慧生物,那么只要性别分工会带来生产率的区别就必然导致性别分工

必然性4

下一个问题:

智慧生物是否必须进行狩猎活动

一切为了能量

显而易见的事实,狩猎是为了获取肉类,如果聚集地附近的采集工作已经足够满足需要,为什么要进行狩猎?

答案是肉类的能量密度更高

我们刚才已经提到,大脑耗能相当高,如果只通过植物来获取能量,是否可行呢?

实际上由于植物在食物链中的地位,植物本身的能量含量是很低的,以单纯食用植物的牛为例,除进食外每天还要用6-10小时时间进行反刍,大熊猫每天花一半以上的时间进食。

智慧需要能量

而智人如果将生命中一半以上的时间进行进食(尤其是考虑人脑的能量消耗远远大于牛河大熊猫),剩下还要去掉睡觉,自由支配时间很难支持智慧的发展

基于人择原理,如果智人的智慧已经发展到占领地球,一定是找到了比植物能量含量更高的食物来源,那就是蛋白质和脂肪

人类自古是杂食

同时,如果仅仅食用碳水化合物作为食物来源,会造成普遍性的人类体型下降同时胎儿体型增加,导致难产的概率增加,这样的情况在近古到工业革命之前的农业社会可以普遍的观察到。可以反推人类祖先的食物一定不是以碳水化合物为单一来源,否则女性骨盆相对宽度应该更大

吃肉自狩猎始

而为了获取肉类,在养殖业还不存在的情况下,狩猎是唯一来源。当然靠水吃水,渔猎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不过渔猎对工具的要求更高,所以必然是狩猎先发展起来的。

顺便提一下和狩猎一样极大影响古代人类营养摄取的,是火的使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早期人类对火的使用

熟肉和生肉的区别就像肉和果实的区别一样意义重大

熟食秒杀生食

烹调过的肉类更容易消化,这同样让我们的祖先有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

所以,当植物无法满足智人的需要,同时农业和养殖业尚未出现的年代,人类为了获取足够的蛋白质和脂肪来源,必须进行狩猎活动。

所以,智慧生物必须进行狩猎活动


同样的结果

接下来的分析,开始走向熟悉的轨道,当狩猎作为社会生产部门的产出和采集相提并论的时候,由于女性和婴幼儿的紧密联系使得狩猎活动更适合男性参加,性别分工就此出现。

基于这样的性别分工,必然导致男女在不同的方向受到的选择压力大不一样,进而进一步导致男女在性别上的生理进化产生不一致,当正反馈产生后,性别分工会自然而然的自行演化,社会、文化都会对这些性别分工进行自适应,我们一定要注意不要将这些自适应当成产生性别分工的原因,倒果为因。当一个现象出现在跨文化跨民族跨种族的人类身上具有普适性的时候,那必然是在我们的共同祖先那里受到了同样的选择压力导致的。

例如如果你仔细看过文献会发现某篇文章的是基于40个国家的数据做出结论的,如果这还说是文化导致的我们一定要深究是什么原因导致40个国家都有类似的文化?没有一个基准的自然现象在背后支持的话不可能出现这种统一的文化演变现象

基于这些性别分工产生的生理差异数不胜数,由于我平时不涉足人类学,所以就不班门弄斧了,但我也可以随手举些例子。

例子1

上面文献我觉得有趣的一个结论:

女性更倾向于使用路线策略,从一点到另一点;男性更倾向于使用方位策略,建立自己和环境参考点之间的方位联系。女性同时相比男性感受到更高级别的空间焦虑或环境导航焦虑。方向策略与空间感知能力呈正相关,与空间焦虑呈负相关。

当你同意出现性别分工后男性主要负责狩猎活动时,男性的方位策略显然是更适用于探索未知的地域的,而女性的方位策略显然更适用于在已知的地点间行动完成采集工作。同时女性更少的处在未知的环境中,所以相比男性有更高级别的空间焦虑或环境导航焦虑

逻辑完美,一本满足。

例子2

再比如这张男女脂肪堆积部位的图,

v2-f9796e122c4777bf1cae58051b9b2195_hd

很明显女性更不在意脂肪堆积在腿部对迅速行动能力的影响,不在意脂肪堆积在颈部影响头部灵活性影响观察能力,也不在意脂肪堆积在上臂影响操作工具的灵活性,同时还会积聚到某两个不可描述的器官;而男性同样脂肪含量的情况下,跑不快的没活下来,脑袋左右观察不够快的没活下来,上臂不灵活的没活下来……

例子3

男女之间性别差异的脑半球功能特殊化及其认知模块观可以参考这个

http://www.fed.cuhk.edu.hk/~hkier/jecc/jecc_v9n1/jecc_v9n1_06gb.htm

男女的大脑左右半球结构上存在着性别差异,这种差异导致男女的脑半球功能有了特殊化发展的倾向。通过对男女进行视觉空间能力、数学能力和言语理解等认知任务的检测,并且在脑功能核磁共振成像(FMRI)、正电子放射层扫描(PET)和两耳分听感知等神经科学的检测技术中证实了这种性别差异的存在。其原因有性激素,也有脑梁结构和男女发育成熟个人差异所导致。

例子4

又比如由于智人点上了直立行走的技能点,那啥性器官的权重也就和四肢行走的哺乳动物不一样了,女性为了吸引异性,正面看超级明显的某两个不可描述的部位越来越发达,没有运动内衣的年代你带着这两个器官做对奔跑速度有极高要求的狩猎行为……多半是韧带撕裂的后果。

总结

总结,当我们引入人择原理这个前提后,整个问题的逻辑性就此圆满:

因为恐龙灭绝了,哺乳动物必然获得了陆地发展空间,最终统治了地球,必然演化出了智人。智人为了进化出智力,一方面选择了直立行走,一方面胎儿的脑部越来越大,最后必然放弃了后代的出生自理能力,养育后代的过程必然无法完全摆脱女性的参与,由此导致了必然产生的性别差异。狩猎作为获取蛋白质的生产活动必然登上历史的舞台。狩猎出现后,由于性别差异导致生产率不一致,必然导致性别分工,男性自然而然地负责了狩猎活动,女性则在聚落附近进行采集工作。由于狩猎和采集受到的自然选择压力方向不一样,必然造成现代男性在视空间能力和选择反应速度等能力上强于女性,因此造成男女开车有区别

还是怪恐龙

当当当当,结论在此:

男女开车有区别,因为恐龙灭绝了。

男女开车有区别,因为恐龙灭绝了。

男女开车有区别,因为恐龙灭绝了。

后记

如果有女权主义者对此不屑一顾,大可不必

如果你觉得依然不能接受的话,那可以从这个角度考虑:原始社会女性代表着繁衍代表着后代代表着部落的未来和实力,必然要分配死亡率低的工作也就是采集;男性反正除了留种也没啥用了,赶出去打猎,死了就算了部落还少养一口人,万一打到好东西活着回来大家可以打打牙祭,多好~男性生存压力大多了,体弱的跑不动的会迷路的反应迟钝的全都死球了,你现在看到的体弱的跑不动的会迷路的反应迟钝的男性都是特么的后来突变出来的

嗯一定是这个原因,就酱紫,完美

扬长避短

我们知道了现实和理解了后面发生作用的原因,可以帮助我们在生活中扬长避短,再说无论你如何分析,也找不到一个理由是方向感强的女性会受到选择的压力,所以其实我们应该说的是女性的相关能力下限低于男性,上限则没有道理低于男性,或者换句话说男性自带作弊器哈哈哈。

而当文化历史等环境因素强化广大女性的自我认知的时候,任何在这些能力方面投入训练的人由于稀缺性都会收到更多的回报。比如我随意就知道有个开车很厉害的"纽北女王"Sabine Schmitz,但是要我说一个开纽北很牛的男车手……恕我孤陋寡闻了……
PS, Sabine后来去TopGear做主持人了……

而大部分人努力的程度远远没到拼天赋的程度,所以你随意努力一下就能超过绝大部分人,难道不具有指导意义吗?尤其是,在某些地方“多样性”成为政治正确的时候……

时代在发展

实际上基于同样的逻辑,我们其实可以推断对任何需要相关能力的行为,都会有可观察的男女性别差异存在。但是,哪怕我因此告诉你男人赶马车比女人厉害,你会在意吗?并不会,因为赶马车已经不是我们所必需的生活组成部分了。

如果你观察汽车的发展历史,毫无疑问你会看到汽车正在越来越向女性friendly演变,甚至夸张点可以说汽车电子辅助设备发展史就是为了女性而存在,车厂一直在跪舔女性哈哈哈,男性受益那都是顺便的。

  • 无助力-有助力
  • 手动档-自动挡
  • 倒视镜-360影像
  • 看地图-语音导航
  • 曲柄发动-无钥匙启动
  • 无-主动刹车
  • 无-自适应巡航
  • 无-盲区监测辅助

而可以预见的近未来,汽车一定会过渡到无人驾驶的时代,那时候汽车运动也会像现在的马术活动和赛马一样继续有人关注(关注度无疑会大为下降),但是不会开车或开车不好完全不会影响普通人的生活。只不过我们正好处于一个需要主动开车的阶段,所以才有人问这个问题,大家才对这个答案感兴趣而已。

不过,我敢保证,未来如果知乎依然存在,一定有这个问题:

男女开XX(任何需要人操纵的高速高自由度行动机械)有区别吗,为什么

本回答依然有效:

有区别,因为恐龙灭绝了。

有区别,因为恐龙灭绝了。

有区别,因为恐龙灭绝了。

这也是我腆着脸自封为终极答案的原因。


番外1:

有人质疑说远古是母系社会,是女性外出狩猎的。

先不说远古到底是不是母系社会,现在的最新历史学家也没有定论,即使是**母系社会也只是表示女性的地位比男性高,而不是说地位高的人要出去打猎,这可是完全两码事。

以逻辑推理一下,认为是母系社会的原因是因为繁殖崇拜,换句话说女性的社会职能之一就是繁殖。

而不管有没有繁殖崇拜,那时候是没有避孕措施的,基本上只要女性进入性成熟期到绝经期之间,除非不进行夫妻生活,否则就处在哺乳-怀孕-生产的循环中,其中哺乳期又基于幼儿成活与否而长短不一。而在人口代表生产力和部落实力的远古,我并没有看出任何需要避孕的必要性。

而一个哺乳期或孕期的女性,指望她去外出捕猎,并不那么现实,基于部落繁衍壮大的目的,古人也不会做出这种选择。在部落附近进行采集工作,则是可以胜任的。


番外2:

对演化论略有了解的人通常会觉得逻辑有问题,假定我的回答是正确的,如果缺乏方向感真是一种性状,那么它是在常染色体上还是性染色体上?常染色体上那么不管是男是女都会从父母那获得这个性状,照我的理论男性都去狩猎,那么死亡可能性大大增加,最后筛选出来的方向感好的男人的女儿而遗传到这个性状的比较多才对。控制方向感的基因不可能出现在性染色体上,否则女性不会是方向感差,而是没有方向感,因为她没有这个基因

误解

这其实又是对演化论的一种误解。

演化传递的是选择压力下留存下来的性状,并不代表传递的是某个基因,多半可能是某种机制,使得男性的方向感(就以视空间能力为例子吧,否则文献太多了)比女性强。

由于女性也携带这些基因,那么就这个机制必然表现为当本体为男性时能力高,本体为女性时能力低。

激素

男女直接明显的差异是什么呢?一个显而易见的推测是激素水平。

那么,如果我的理论是正确的,应该存在一个现象,某男性激素水平高的人,相应能力强,女性此激素必定比男性低,因此相应能力不如男性。

那么,女性人工注射此激素时,是否应该观察到相应能力的增强?

请看文献:

http://lchc.hebmu.edu.cn/CN/article/downloadArticleFile.do?attachType=PDF&id=7386

v2-db939b3afac73df4a63e1dcf2c62758d_hd

注意结果,空间和注意力认知功能。

文献综述:

内源性睾酮与视空间能力

本文探讨内源性睾酮水平对于视空间能力表现的影响。2014年以"视空间能力,睾酮,性别差异"为关键词,通过Pubmed和Ovid等数据库检索国内外相关论文46篇进行整理综述。最终纳入35篇相关论文,男性视空间能力任务表现优于女性,睾酮水平在男性视空间能力优势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主要影响包括两方面:组织作用和激活作用,其中睾酮的激活作用因具有可逆性而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到目前为止,睾酮对视空间能力影响的研究多数为行为学水平,采用的空间任务主要包括心理旋转任务、虚拟导航、现实场景任务等,一种非线性相关关系已经成为争论的焦点。最新研究指出今后应深入探讨视空间能力的相关神经机制,采用ERP及MRI等相关实验技术,进一步评估内源性睾酮水平对相关神经基础的影响。

答案很明显,睾酮的水平影响男性的空间认知能力和注意力

被引用次数175,A single administration of testosterone improves visuospatial ability in young women

发表于国际精神内分泌学会《精神神经内分泌学 》杂志

Visuospatial ability(视空间能力)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fter testosterone(睾酮) administration compared to placebo, after controlling for learning effects due to repeated testing. Testosterone is suggested to be causally related to visuospatial ability in young women.

人肉翻译:**在睾酮施用后,与安慰剂相比,视空间能力得到显著改善(已去除重复测试造成的影响)。可以认为睾酮与年轻女性的视空间能力有因果关系。

注: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年轻女性服用睾酮后在视空间能力上的影响。

所以女性如果服用睾酮,视空间能力立刻得到增强。

那么如果不是外源性睾酮呢?就像男性同样分泌雌激素一样,女性也会自行分泌睾酮,并且随生理周期而波动。

https://www.researchgate.net/profile/Peggy_Cohen-Kettenis/publication/12185920_Sex_Hormones_Affect_Spatial_Abilities_During_the_Menstrual_Cycle/links/09e4150655d22a97ea000000.pdf

Sex Hormones Affect Spatial Abilities During the Menstrual Cycle

Testosterone had a strong and positive influence on mental rotation performance, whereas estradiol had a negative one. These results clearly indicate that testosterone and estradiol are able to modulate spatial cognition during the menstrual cycle.

睾酮对心理旋转测试表现有强烈积极的影响,而雌二醇则呈负相关。这些结果清楚地表明睾酮和雌二醇能够调节月经周期中的空间认知。

真相

所以,事实证明我的理论是正确的,人类确实有遗传机制使得男性的视空间能力和选择反应速度等能力上表现更强,而这个机制的实现是依靠激素水平来激活,并不是一个类似单眼皮双眼皮这样的单纯性状的表达。

所以说一个人的命运啊,当然要靠自我奋斗,但是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进程。

男女司机的区别,那是祖上死了多少人才演变出来的,并不是我嘴炮凭空想象的。


番外3:

由于评论区有人在争辩男性女性读书能力的问题,我来补充一下。

由于工业革命前时代基本不存在有效的避孕措施,所以没有理由认为是否会读书或文化水平高低会影响到基因的遗传,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选择压力,所以之前没有理由认为男性和女性的文化水平或读书能力有生理上的差异

然而,工业革命后,现在已经有成熟的避孕措施,一个显而易见的后果就是女性受教育水平越高,生育后代的意愿越低

中国计划生育政策在此之前有过哪些价值和意义?这些价值和意义是否有值得商榷之处? - 知乎

从1990年到2010年的数据看,一个县、市、区的女性受教育年限平均上升1年,总和生育率就下降0.4,平均少生0.4个孩子。

所以,智人史上第一次因为女性文化水平的差异而造成了遗传选择的压力

可以推理,这种情况发展的唯一结果是,文化水平高的女性后代逐渐减少,文化水平低的女性后代占比逐渐增加。文化水平低也许是因为能力问题也许是因为环境问题,但是文化水平高显然读书相关能力不会低。所以女性后代逐步遗失和文化水平相关的性状是一个必然的推理结果

由于男性文化水平和生育率的相关性没有女性那么大,所以实际后果应该是男性和读书相关的基因遗传比率逐渐超过女性的,也许若干年后就像现在男性视空间能力等方面强于女性一样。

我想没有人愿意看到这样的事情发生,所以检验女性是否真女权的时候到了,越是自诩为真女权,越应该为社会留下一个女性后代,原因对看完回答的读者不言自明

本篇已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