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完美的胖达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to 完美的胖达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转]:隐形战争合集4-7

[转]:隐形战争合集4-7

. 约 129 分钟读完

隐形战争 —— 疫情中的脑震荡式谎言

技术本身的问题是相对容易说清楚的,困难的是要解决人们认知上的问题。因为疫情伴随了太多谎言和误导。因此我们在写“隐形战争 ——  如何从战略相持,转向战略反攻”一文之前,增加本文。

01 元宇宙时代的脑震荡式谎言

但凡遇到大的事件,往往会伴随很多谣言或谎言。但是,在新冠疫情中,或越来越多的重大事件中,出现一种新型的“脑震荡式谎言”。脑震荡是医学的术语,指因受外部冲击等原因而出现的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障碍,或暂时性的意识丧失。现代社会由于网络信息传播的发达,自媒体的兴盛,媒体处理和视频AI等技术的高度进步,带来两方面的深刻影响:

一方面是制造和传播谣言更为容易。自媒体使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生成和传播信息,如果加上媒体处理、AI视频、PS等技术可以自觉不自觉地生成和传播谣言。

另一方面是发现谣言和谎言也更为容易。只要在网上进行一定的核查,简单造假的信息也很容易被发现。

因此,脑震荡式谎言就应运而生。这种谎言与传统的谎言有很多显著不同的地方。传统的谎言一般来说总是尽力将自己说成是真的,甚至精心的编制谎言有权威的信息来源,极力树立自己的正面形象,极力掩盖撒谎之处。但脑震荡式谎言却不是这样,它根本不在意自己会被人当成谎言,也根本不加任何掩盖,它知道听者很容易意识到这是一个谎言,它甚至故意把谎言搞得非常大,从而大到让公众产生脑震荡,一时不知所措。

另一方面,传统的高明的谎言不会是大量说谎,而是绝大多数都是真话,只在关键时候误导一下。

脑震荡式谎言不是这样,它的让人产生脑震荡式的谎言很稳定地一个接一个。人们还没搞清楚前一个谎言,撒谎者已经又撒出另一个让人产生脑震荡的弥天大谎了。这样前面一个谎言还没被澄清,人们已经不关注它了。

例如,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上海市常住人口为2487万。如果有人说,上海常住人口为1487万,听者可能很容易就发现问题:老师你是不是记错了,或口误,应当是2487万?这是属于常规的错误。如果有人说,上海市常住人口统计有误,其实是2300万。然后给出一堆数据论证。这个如果在40年前,类似的数据要核查起来会非常困难。但在今天,有很多信息来源可以核查这个数据是否可靠,只要有人认真去核查,要想编造数据并没那么容易。但是,如果有位知名的专家在公开场合非常自信地演讲说:“上海哪有什么2000多万人口,全是瞎扯,几百万了不起了”。这种完全违反常识的、并且公然讲出来的弥天大谎会让很多人一下处于脑震荡的状态:怎么回事?就像有人给你出了一个脑筋急转弯的题来考你,你所有能够一下想到的常识都是错的。这会让你一下处于完全茫然的状态。甚至可能为这个专家想尽办法找补:是我们自己听错了?还是老师说的是一百年前上海是几百万人?……但过不了多久,当人们发现这真的是一个弥天大谎的时候,不用担心这个谎言被戳穿,因为他又抛出另外一个和这个完全无关的新脑震荡式谎言了。

02 特朗普的脑震荡式谎言

最典型的创造脑震荡式谎言的案例就是特朗普了。在面对新冠疫情时,特朗普在公开演讲中抛出光线和向人体注射消毒液杀灭新冠的主意。坐在他旁边的专家,白宫冠状病毒小组成员协调员黛博拉·比克斯不是要帮特总统找补或者纠正一下这个错误,而是她自己恨不能在地板上挖个石头缝钻进去,脑子完全处于一片空白的状态。

注:左为心神不宁、脑子一片空白,显然处于脑震荡状态的防疫专家比克斯医生‌ ‌

当时网上一片惊呼,嘲讽声四起,人们忙着PS出用消毒液给病人注射的照片的时候,不用担心,特朗普的下一个脑震荡式谎言又出来了。人们的注意力不得不被牵引到别的方向。2020年7月13日,据《华盛顿邮报》数据统计,特朗普上任1267天共发表虚假或误导性言论20055次。任期第三年起,他的说谎频率明显提高,弹劾案、黑人之死、新冠疫情成为他近期谎言“高发地”。每任美国总统通常都会反复发表几项错误言论,但特朗普却有近500项错误言论被重复3次以上。但说这么多谎言这有什么关系?人们对特朗普成堆的脑震荡式谎言已经习以为常。在2020年大选时,美国人支持特朗普的还是比支持拜登的多。大多数人是持续处于脑震荡状态,判断力早就没有了。

03 与上海疫情相关的脑震荡式谎言

今天的上海疫情为什么发展到现在这样,与深刻影响上海防疫的专业部门,以及有影响力的大V们持续抛出的大量脑震荡式谎言,干扰了人们正常的思维有极大关系。比如,说中国的防疫物资全是从美国进口的,要不是同时期正好美国纽约州长公开说美国的防疫物资都是中国制造,这么专业的脑震荡式谎言清理起来还真要费一番功夫。可是,从这个脑震荡式谎言中还没完全脱离出来,又抛出“中国五千年文明全是瞎扯”说。这些只是一些观念上的谎言,实际的危害相对较少。但是,对上海的疫情,应该采取什么样的防疫措施,这就是非常重大的、其本专业范围内的严肃事情。上海对此次疫情的认识极度地混乱,源自于社会舆论上存在极度混乱的认识。而作为上海防疫的专业机构本身就存在混乱的认识,即使不是源头,至少也是最令人遗憾的地方。

04 从法理角度认清上海疫情

我们应该对上海疫情持什么态度,这个问题本来应当是极为清晰的。为什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传染病分为甲类、乙类和丙类。在2020年初武汉疫情出现后,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1月21日,国家卫健委发布2020年第1号公告,明确将新冠肺炎纳入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这个法律文件直到现在依然有效。这一点非常非常重要。

那么,问题就非常简单,上海出现的新冠疫情从一开始就必须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治。这没有任何歧义。只有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没有什么“大号流感”一说,也没有“共存论”存在的任何空间。疫情期间,上海防疫专业部门的专家在4月2号时还公开地宣称:上海采用抗原检测方法目的就不是为清零。谁给你的这个权力,可以对甲类传染病不以清零为目的来设计防疫措施的?这是法律法规明确规定的事情,上海防疫部门没有任何权力直接去改变。改变了,就是违法犯罪,这个道理很简单。

我们不否认,事物都是发展的。新冠疫情出现后存在不断的变异,人们的认识当然需要跟着病毒的变异更新相应的认知。没有任何人认为,我们需要永远采用现在的方式去对抗未来长期变异后的新冠疫情。但是,在法律作出正式调整之前,必须毫不含糊地按照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行事。如果从专业角度认为,上海应当将此次疫情按丙类传染病来进行防控,应当怎么做呢?这个也很简单,必须向全国人大和国务院提交专业的报告,申请从法律上调整新冠的防疫规定。这个必须要有思想准备,提交了这个报告,不是说就一定能调整。这需要多方面专业研究、给出专业的建议,并且经过合法的程序之后才能有效。

如果调整了,那么就可以按照调整后的合法规定来进行管理。

如果没有调整,无论你自己观念上怎么认为,必须依法坚持按现有的规定,以甲类传染病进行处理。你理解了,要按照法律来执行,不理解,也必须先严格执行。需要澄清一点:上海的疫情按照甲类传染病进行防疫处理,与现在感染了多少人等等其他所有因素都毫无关系,只与防疫的法律法规如何规定有关系。其他所有因素,都必须通过法律来体现才有意义。否则不仅没有任何意义,而且很可能就是违法的。即使未来会有调整,在没有调整之前,任何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绝对没有权力违反现行防疫法规定。任何人都可能有自己的看法,如果真以为有什么新的有价值的建议,可以通过多种正常先去做修改法律规定的工作,等这个工作完成后,才能作其他考虑。

上海防疫专业部门是怎么做的?我们没有看到他们通过专业的途径做调整法规建议方面的任何工作,却私自就将此次疫情在观念上、公开的社会舆论上、实际措施上在一开始就是按照丙类传染病进行处理。这显然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所在。

05 疫情期间自媒体人应当承担的责任

尽管存在上海防疫专业部门的严重错误,但是,作为网络上的媒体和大V们自己,如果想来谈这个问题,也必须要有清醒的认知和努力学习掌握专业的判断力。我在上一篇文章《对付隐形战争的战略战术——如何赢得战略防御》中,批评了随水先生的文章。此后随水先生也写了一篇文章反驳。在此需要特别强调的是:面对上海的疫情心里很难过。虽然我现在不在上海,但上海有太多亲友在承受疫情之苦,由此带来的很多麻烦在工作中也有体现(如上海供货商的供货服务等),不只是感同身受,而是深受其影响。另一方面,上海疫情中一些大V站在共存论角度发表很多言论令我非常焦虑。我焦虑的不是他们的观点与我不同,而是其中很多大V过去都是我非常好的朋友,他们过去的很多作品、包括科普文章和视频我也是很喜欢的。包括随水先生的文章,我虽然是批评,但心里也很矛盾和纠结。下面是我回复一位叫“我爱肖邦“的网友留言。

如果是平时其他问题上观点不同(诸如量子纠缠等),那可以持很超然的态度。不同人对事物的观点认知有差异是很自然的。但是,我希望包括我批评的随水先生等自媒体人能明白,我是抱持着高度善意的,因为你们的这些言行已经有违法的嫌疑了。相信大多数自媒体人是被境外舆论蒙骗,转过头来又自认为是站在社会道德制高点上去撰写类似立场的文章。不希望随水先生继续与我辩论,是因为如果只是从辩论角度说的话,这对他是非常不公平的。因为他已经事实上是站在一个违法的地位上,法理上就明摆着说不过去。本来我提出批评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不要在违法的道路上越陷越深。如果继续辩论,这不是我的目的。希望随水先生理解这一点,建议其本人认真阅读一下防疫法,如果没有足够信心,也可以去请教一下专业的法律人士。如果以后疫情结束了,有人以其文章作为证据起诉其违法,有没有足够的信心为自己作无罪辩护?如果有信心,那就随意。如果只是要辩论,我可以马上认输、道歉。但如果没有为自己作无罪辩护的信心,建议不要再继续发相应的言论,并且将过去所有涉嫌违法的言论马上自己删除。

与现有法律规定不相符的言论,往往就是以脑震荡式谎言的形式出现的。上海疫情期间的这类谎言成堆出现,很多网络大V也加入生产这类脑震荡式谎言的行列。从中我们该明白为什么乌克兰会被西方国家忽悠得瘸成现在这个样子了。我们当然不能允许把中国也当成乌克兰来忽悠。

这完全不是个人观点自由交流争论的问题。我个人的观点的确认为目前依然应当将新冠作为甲类传染病对待。但观点只是一方面,关键是我的观点符合现有法律法规,只是就如何具体执行提出专业建议。如果有人认为可以不再继续将其作为甲类传染病进行处理,作为一种观点本身没有问题,但此时就要严格注意自己的言行方式是否涉及违法。例如,倡导所谓的居家隔离、认为这只是一个大号流感、认为不应当继续清零、抵制方舱隔离等等,都是有违法嫌疑的。请注意其违法性不在于其观点本身,在这个问题上完全不是观点本身对错的问题,而是观点表达方式的合法性问题。与现有法律一致的观点可以自由表达。与现有法律不一致的观点必须通过其他合法途径(向全国人大、国务院等负责法律与法规制定的单位和机构)去表达,先修改法律法规使自己的观点合法,然后才能拥有在公众场合表达的自由。谁都会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但事实却是必须通过合法的程序和途径才能确认其合法性。

此次上海疫情结束之后,很有可能会有一批政府官员、专业机构的失职人员、网络大V等受到法律的制裁。我真心不希望任何网络自媒体人,因为此次疫情中的违法言论和行为而受到法律制裁。我的这个文章并不是专门为回应随水先生的文章,只是顺便提到。还没发出,回头去看他的文章时发现已经删除了。我想这个对他是有好处的,在此提出相应的问题也是希望所有自媒体人以高度责任感共勉和自律。

尤其现在上海的疫情已经明显出现拐点,同时死亡病例也较多出现,如2022年4月19日一天就出现7例新冠死亡。事实证明并不像很多人认为的那样上海的疫情很轻、没有任何死亡病例,这只是时间问题。现在与完全清零的目标已经快速地在接近,局面已经非常清楚。此时很多境外制造脑震荡谎言的人早就已经跑没影了,所有自媒体人无论在媒体上还是在微信群里都应当谨言慎行,不要留到最后还在傻乎乎地执迷不悟,发表明摆着会成铁证的言论,成为境外势力的替罪羔羊。


隐形战争 —— 如何从战略相持,转向战略反攻(上)

一切不是以清零为最终目的应对新冠的产品和技术,都无助于实现清零。一切没有科学的共存标准为前提的共存论都是忽悠。

一、搞清楚讨论问题的前提

中国早已经实现了全社会动态清零。在此次上海疫情之前,从最初的武汉、到瑞丽、北京新发地、南京、内蒙、西安、深圳、吉林等疫情,即使最初被突发的疫情搞得措手不及,问题成堆,但也都不用太长时间都完成了清零。从目前发展状况看,上海的清零也成功在望。尤其2022年4月29日社会面已经实现清零,这是最令人振奋的信息。包括29日七天内的社会面阳性数据是280、217、217、171、192、108、0。从28日的108下降到零,有可能未来几天内还会有反复,但清零的希望显然已经很大。当然,我们对此也需要一直保持高度警惕,防止在最后阶段敌对势力狗急跳墙制造混乱阻止上海清零。

同时发生的北京疫情虽然爆发性很强,但北京吸取了上海的教训,迅速进行了全员核酸检测,尤其是没有让抗原产品捣乱。218号病人走在流调的前面,自己主动在小区停车场自己的车里隔离12小时,受到社会广泛赞扬。北京有这样的“中国好邻居”支持,没有人对迅速控制住疫情持怀疑态度。

上海的最终清零会带来我们一个很大的信心和启示:在受到如此强烈干扰,条件如此艰难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很快实现清零,那么还有哪里不能实现清零的呢?但是,很多人可能还是很茫然:中国实现清零可以,但中国之外,甚至于在大陆之外,香港实现清零都如此之难,其他国家要实现清零怎么可能?国外已经普遍持“共存论”的观点,中国怎么可能去根本改变?很多人甚至包括一些著名学者提出大量似乎很科学的数据来证明共存论,从科学的角度难道中国不该与国际接轨吗?例如:

  • 美国近期的死亡率开始大幅下降。
  • 韩国最近的死亡率为0.1%。
  • 某国外公司的药物效果评价的数据。证明它在抑制新冠病毒繁殖上的功效。
  • 各种疫苗的作用,尤其是降低死亡率上的功效。
  • ......

如果要想为共存论找理由,我甚至还可以给出其他人都没提到的更多证据。例如,韩国前一段时间发病人数很高,但现在已经快速下降。其他很多国家和地区大都是如此,在经历一个很高的“疫情洪峰”的爆发期之后,新增病例大幅下降。例如美国近1个月新日增病例数据在1万到6万这样的水平。而仅在2022年1月3日,美国日新增达到了百万人的惊人水平。这是否可以给人一种暗示:只要承受了一段时间超高的疫情洪峰之后,过了这段时间,疫情就会进入平缓的阶段,可以当成一个丙类传染病对待呢?

美国日新增病例在2022年元旦前后经历了一个疫情洪峰。而后迅速下降,现在已经回落到相对平缓的水平。

还有其他很多很多......看起来很科学的“证据”。那为什么有这么多“科学的证据”,还是不能得出“共存论”的结论,甚至说这个结论明显就是错误的呢?我们不是要讲科学吗?对不起,道理很简单,因为共存论观点最初的提出,是在所有这些所谓的“科学证据”之前很早就出现的。它完全是“先有论点,再找借口”。在武汉疫情于2020年1月爆发之后不到两个月,西方国家还没有普遍爆发大规模疫情时,英国等国家就在2020年3月份提出并大肆宣传“群体免疫”论点了。2020年3月13日,英国首席科学顾问帕特里克·瓦朗斯在接受英国天空电视台采访时表示,约60%的英国人将感染新冠病毒,以使社会对未来的疫情具有“群体免疫”。英国目前约有6600万人口,根据帕特里克的预测,即有4000万人感染新冠病毒。随后不久,瑞典率先采取了“群体免疫”的政策。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不久后也宣布了英国政府的“群体免疫”政策。但是,帕特里克刚一提出“群体免疫”时,第二天(3月14日)就有数百名科学界人士向英国政府发出公开信,称“在当下这个关口寻求‘群体免疫’似乎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当时这个论调就受到科学界普遍的反对。

“群体免疫”就是共存论,甚至比共存论看起来还更加科学一些,因为“群体免疫”最初还真是以一个科学的医学理论面目出现的。最早在1923年时,一名美国学者对美国城市巴尔的摩儿童麻疹传播情况做了近30年的调查,他发现,当曾经感染麻疹的儿童到达一定规模以后,新发感染数就会明显降低,让从未染病的未免疫儿童更加安全。但是,在“群体免疫”理论提出之后的上百年时间,它是有严格的前提条件的。不是说等待疫情自然地传播给全社会相当大的一个比例实现免疫,而是通过疫苗来实现。如果是共存论意义上的群体免疫,那不是一种防疫策略,而是什么都不做的“躺倒”。但是,英国最初提出“群体免疫”时,根本就没有疫苗,这哪里算得上是一种策略呢?当时疫情刚刚出现不久,武汉是花了一个多月实现的清零,也就多花一个多月时间,即使在西方社会真就受不了吗?真实的原因更可能为:就是有很强大的势力坚决反对清零。如果是这样,那就不是什么防疫策略本身的科学技术问题,而是必须归入隐形战争范畴来理解的事情了。谁在反对?显然,至少,英国是第一个跳出来公开表明自己隐形战争某一方身份的国家。

中国大量充分的事实已经清楚证明了:对新冠清零是一个技术上很容易实现的事情,尤其现在核酸检测技术效率已经大大提升,成本已经下降到极限的程度,实现清零从技术上可以说已经可以用“成本上低到可以忽略,技术上易如反掌”来形容。后面我们还会介绍一些最新的技术进展,可以实现大规模自动化核酸测量,达到日检测几千万人的水平。如果清零是一个经济上、技术上、效率上都极为简单,成本极低的事情,但却就是找一堆借口不去清零,那说明不了其他任何问题,只能说是故意的。无论疫苗有多好,无论药物有多好,把病毒彻底剿灭,彻底消除得病的根源和可能性,难道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法吗?从这里引伸出的是另外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不是清零本身有多难,而是必须要让全球形成清零的共识,并且战胜那些生物战发起者同时展开的舆论战,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世界上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只要知道了规律和原因,解决问题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我们只要弄清楚两个问题:一是有没有必要在全球实现清零,二是如果需要在全球实现清零,实现条件是什么?既然最大的障碍是有很多人就是不想让新冠清零,那么,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如何能让这些人改变想法。即使不能让所有人改变想法,也能够先让足够多的人改变想法,当认同清零的人和国家数量多到一定程度,就足以在全球形成共识。这个问题后面我们还会谈到。

二、清零的技术必要性

1.策略选择的前提性问题

现在支持共存论观点的证据都是基于疫苗和药物的出现,而不完全是基于病毒本身。更重要的是,他们提出共存论观点并不是基于任何共存的标准,都是很随意地寻找一些借口。目前全球已经普遍使用了疫苗,所获得的数据当然就是采用疫苗背景下的数据。即使支持共存论的人,普遍也是认为很多国家实现的更低死亡率数据,主要是因为注射了疫苗。对于药物的价值,还没有最后定论。因此,很多学者专家也以此数据认为应当加强疫苗的注射。尤其对老年人的疫苗注射。新冠病毒本身毒性弱的观点是很难成立的,因为一是新冠本身的毒性大小在普遍采用疫苗的情况下难以有充分的数据,二是现在的奥米克戎病毒肯定不是永久性的,多则一年,少则半年,可能要面对的就是另外一个变异的新病毒了。未来的新病毒其毒性如何,显然不能以现在的奥米克戎测量数据作为依据。也没有任何科学依据说这个病毒的毒性一定会越变异越弱。

但是,该病毒传播力会越变异越强却是事实,相对来说也得到各方较高的共同认可。可能的原因是,如果它的传播力不能更强,就难以在实际传播过程中战胜现有的病毒获得优势地位。从两年前发现这个病毒到现在,已经出现了至少5个大的变异,其毒性大小有强有弱,但传播力却表现的是一直持续走高。这一个结论非常重要,后面我们还会谈到。2021年5月,世卫开始用希腊字母为新冠毒株命名,到目前已命名11种变异毒株,包括阿尔法、贝塔、德尔塔等。德尔塔之后出现的是奥米克戎,要是一直用这种方法命名的话,希腊字母很快就不够用了。较新的变异是奥米克戎亚型BA.2,较早在英国传播开,现在已经有数百例感染者。该亚变体比奥密克戎原始毒株BA.1的传染性增加了30%。

所以,关键是要讨论清楚疫苗和药物对新冠病毒及其未来发展的影响会是什么。首先我们来谈疫苗。为了让普通读者都能理解,我在尽最大可能保持专业性前提下,用更为形象的比喻来说明相应的问题。

2.疫苗是解决新冠的有效方法吗?

疫苗工作的原理是基于人体内的免疫系统。从现在来看,人得了新冠最后痊愈了,都不是因为药物,而是靠人体内免疫系统的作用。人们可以简单地将免疫系统理解为一个国家的军队。人体内打败新冠并不是靠其他国家军队(药物)的增援,而主要是靠自身军队的发展壮大。人的免疫系统分为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两大类。体液免疫可以简单理解为目的是对付外敌入侵的,细胞免疫可以理解为是对内镇压叛乱——清除变异和有病变的人体自身细胞。一个国家当然不会为这两个目的建立完全独立的两套军队,而是有大量重用的部分,人的免疫系统也是一样,两种免疫功能有很大部分是重用的。对付新冠主要是体液免疫系统的功劳。它有两个大的过程:先天性免疫阶段(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阶段。

先天性免疫就是平时就存在的军队,它是可以立刻启动的。只要发现有任何外敌入侵,不管是谁就以格杀无论的方式用巨噬细胞等将其消灭。但平时不能去供养太多数量的军队,所以它的数量和能力当然是有限的。对于一般的外来入侵病原体,数量不多,繁殖也没那么快的话,通过先天性免疫阶段就可以把入侵之敌全消灭了。平时多吃些增强免疫的食物,多锻炼,相当于使平时存在的军队数量更多,武器装备更强,就有更好的身体不得病。

如果入侵的敌人太多,并且在体内繁殖太快,先天性免疫抵挡不住。病毒就在体内大量繁殖,这样就可能生病了。但是,在先天性免疫系统起作用的同时,通过巨噬细胞、T细胞、B细胞的识别等复杂的过程之后,产生了大量的抗体。这些抗体是只针对某一种病原体的。这相当于在前期无差别的反击之后,杀死了入侵的敌人,然后根据敌人的尸体作出判断,知道是哪个国家的军队入侵。由此对相应入侵的国家宣战,进行战争动员,大量征兵,并且是专门针对入侵者组织反击。这些战争期间新征的兵员,就是抗体。上图中感应阶段就是先天性免疫阶段,而通过反应阶段到了效应阶段,就是特异性免疫了。抗体与巨噬细胞等作用方式是不一样的,它并不像巨噬细胞那样对外面入侵者“格杀无论”,而是只针对特定的病原体,通过中和、增强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等多种方式,使特定的病原体被消灭。

疫苗的作用是什么呢?它并不是增强先天性免疫,而是通过各种刺激产生特异性免疫。就是事实上并没有遇到外敌入侵,但通过各种方法传递“假情报”或组织“假入侵”,主动使免疫系统产生战争动员,针对特定的病毒大量征兵,从而一旦遇到真的该外敌入侵时,已经提前建立了远比先天性免疫更强大的反击特定病毒的能力。提供假情报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注射灭活病毒,它就是病毒本身,只是不再有繁殖能力。就如同不是真的有敌人入侵,而是向国土内扔一堆已经被杀死了的敌人尸体,免疫系统的士兵“发现了入侵敌人的尸体”,也会根据其特征产生后续的特异性免疫动作:宣战、战争动员、大量征兵。或者也可以是减毒活病毒。之所以用减毒活病毒,是因为灭活病毒因为不具有繁殖能力,很快被先天性免疫消灭光了,有可能不足以产生足够数量的抗体。

可能会有读者产生一个疑问:太神奇了,那么小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它们是怎么能识别病原体特征,并使抗体起特异性作用的呢?这里面的奥秘当前人类还不是完全了解。但不管它是怎么做到的,以下基本知识却已经很清楚:

  1. 特异性免疫识别的基础是病原体的“外貌”。就像人脸识别是通过外貌特征实现的。因此,如果病原体变异,外形发生了变化,就有可能出现抗体不能实现免疫或免疫能力较弱的问题。就像是人的外貌长得变样,认不出来了。人体本身的免疫系统天然就是这样,疫苗同样也是如此(疫苗逃逸)。加上单链RNA病毒变异是生物中最快的,因此,针对RNA病毒的疫苗就很难有长期成功的表现。这是由人体免疫系统本身理论上就注定了的问题,不是通过改进疫苗技术和产品就能根本解决的。
  2. 因为抗体是战争时期宣战、大量征兵后出现的,只针对特定的敌人,那么就不能永远保持这么庞大的数量。免疫系统要反击各种各样的病原体,不是只为解决某一个病原体的问题而存在的。就像一个国家的军队,需要防范和对付所有其他国家的潜在入侵,而不是只为了防范某一个国家敌人的入侵。所以,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没有遇到特定的病毒入侵,人体内相应的特定抗体就会越来越少。相当于是进入长期和平的时期,就不得不进行裁军。即使还保留只针对特定敌人的军队,也会将数量降到最少的程度。假设以后还是出现相应病原体入侵,如果入侵数量少,其繁殖速度也不高,再次进行战争动员、征兵速度赶得上的话,裁军以后的军队、重新征兵的军队、加上平时存在的军队也足够将入侵者全部消灭,那么就不会生病。如果入侵数量多、繁殖特别快,不足以消灭,那就算有少量抗体也还是会生病。这就是为什么无论是通过疫苗还是直接生病产生了抗体,时间长了以后还是有可能会受到感染并且生病的原因。即使病毒没变异也是如此,这也是一种疫苗逃逸的情况。当然,对此也是有解决方法的,就是在不断裁军到一定程度时,再送一次假情报(再次注射疫苗),喊狼来了,让人体再次征兵,增加抗体。这意味着就要定期地、永无止尽地传假情报(注射疫苗)。
  3. 疫苗都不能改变人的免疫系统功能本身,只能是通过提供假情报刺激其进行宣战、战争动员、大量征兵等动作。只是提供假情报的方式不同而已。所谓的mRNA疫苗,不是直接通过灭活或减毒的病毒,让人的免疫系统自己去识别,发现病毒的特征,而是通过人类科学家研究发现了病毒的外貌特征,进一步找到形成这些外貌特征的基因是哪些,然后通过mRNA直接将这些信息传递给人的免疫系统。也就是说:一般的人脸识别系统是自己去进行深度学习训练,找到人的特征数据,然后通过这些特征数据去识别某个特定的人。而mRNA疫苗的方法是你不要去训练和深度学习了,我来给你训练完,获得了特征数据,然后直接把特征数据发给你,你直接用就可以了。既然如此,我们就会明白,从原理上说mRNA的确可能更“先进”一些,但在免疫能力上与其他的疫苗并没有本质差别。对于病毒变异导致外貌变化,以及过了一段时间后“裁军”导致的抗体减少等原因带来的疫苗逃逸等问题,原则上说都是一样的。只要人本身的免疫系统没有任何改变,这些问题就不会有本质变化。

如果疫苗强大到可以改变人的免疫系统,使抗体不再减少,那不是令人欣喜,而是太令人恐惧了。你改变了人的免疫系统本身可能带来的后果就太复杂,那可不是一般的负作用问题。人体之所以时间长了特定的抗体会减少,目的是为了应付各种潜在的病原体入侵,如果针对特定的某一个病原体功能太强,抗体不减少,对这一个病是效果更好了,可是其他潜在的病原体入侵问题怎么办?一个国家养一个庞大的军队只针对特定的某个国家,把国防资源都消耗光了,时间长了这怎么受得了?如果发生其他国家入侵怎么办?这样一来,受到感染的人是不会因为新冠死掉,但却可能因新冠把人的免疫能力都消耗光了,抵抗其他疾病的抗体没了,因为别的疾病挂掉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少人是直接因为新冠死亡,而大多是因为得了新冠以后,把它把人的免疫能力都消耗光了,人的抵抗力严重下降,本来其他处于平衡状态的疾病完全失控,因为这些已有的所谓“基础病”突然缺少免疫力的抵抗失控而死亡。所以,疫苗的作用和价值都是严重受限的,受制于人本身天然的免疫系统。如果想改变这一点,新产生的潜在问题可能要远远比其解决的问题大得多,是不可能轻易被接受的。

mRNA疫苗理论上说并没有改变人的免疫系统,但它是直接通过基因传递的特异性,这已经有些让人担忧了,因为这是替代了人免疫系统识别过程,那么很自然地就会使我们担忧一个问题:用多了会不会导致人免疫识别能力退化和下降?

这就如同不用人的嘴和牙齿,将食物用机器嘴磨碎后通过插管直接送入人的胃里。机器嘴肯定比人天然的嘴和牙齿“先进”啊。例如,人需要补钙的话,可以从骨头中获得,人的牙齿没法咬碎大多数骨头,机器嘴却可以把任何骨头都咬啐。但是,如果这样的话,还要人的嘴和牙齿干嘛?如果是得病了有可能一时没别的办法、只能临时插管,不通过嘴直接把食物送到胃里。但平时对没病的全体人类怎么能普遍采用插管的方法呢?无论如何,这一点是很清楚的,mRNA疫苗绕开了人的巨噬细胞、T细胞和B细胞的自身识别功能,无论其针对新冠的功效如何,这样的疫苗注射多了,人的免疫系统识别能力会发生什么变化一定会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我们充分相信,依靠人类的基因科技,直接操作mRNA肯定比人天然的免疫系统识别能力更好一些。汽车肯定比人腿脚更好,所以人类现在出门就上车。那么人的腿脚长期不用肯定要退化。我们现在经常会去人为制造锻炼和行走的机会,不为别的,只为让被汽车省略使用的腿脚不会退化。如果mRNA疫苗太多使用,人类自身免疫系统的识别能力退化了怎么办?如果会退化,如何去给免疫系统再装备“跑步机”?人的腿脚退化一点,只是走路不像原来那样利索。但如果免疫力退化,那对人类就是毁灭性和灾难性的后果了。

但凡人体不使用的部分,都很可能会有退化的问题。这早就已经是被充分证明的、普遍存在的规律。所以,我们提出的这个可能性,不是很多人无边无际想象的mRNA疫苗会改变人的基因,而是一个非常肯定的、现实的负作用。

疫苗能起的作用有多大,事实上与人得了相应的病以后获得的免疫力有多大基本是一致的。人得了天花可以获得终身免疫,所以天花疫苗就可以一次种牛痘,终身能免疫。但是,人得了新冠后所获得的免疫力不能保证人避免再次感染,新冠疫苗就会同样如此。如果新冠疫苗产生的免疫力远超过人直接得病后天然获得的免疫力,那么它很可能更加不能被接受。因为它肯定是只能通过改变人天然的免疫系统功能才能获得。这个方法新产生的问题远远比其解决的问题要大得多。

这就是为什么我认为mRNA疫苗是不可被接受的关键原因。

它越是比天然的得病后获得的免疫力更有效、更科学、更先进,就越是不可被接受。新冠不会毁灭人类,但mRNA疫苗却真是有可能。如果只是偶尔注射一次mRNA疫苗,就如同偶尔坐一次汽车,不会有腿脚退化的问题存在。但是,如果解决问题是建立在要长期地、不断地注射新冠mRNA疫苗,它导致人体免疫系统退化的可能性就是必然的。

对待人类天然的肌体,我们要有充分的敬畏之心。不要随便去替代。

从以上对免疫系统的了解可以明白,最好的方式是能够增强人先天性免疫能力。这也是可以为中医基本思路提供一定支持的方面。先天性免疫能力是广谱的,它并不依赖于对病原体的了解,并不是专门针对特定的病原体。先天性免疫能力增强了,对任何变异后的新冠病毒都会有抵抗能力,并且对其他病原体也会增强抵抗能力。

3.有没有新冠特效药?

从科学上说,我们当然不能绝对说新冠就不可能会有特效药。但是,我们依然是可以有基本的一些药理学规律,以及新冠药物研发现状,算是新冠近亲的感冒药物、流感药物研发现状,其他病原体疾病的药物研发现状等来给出一些原理性的判断。药物一般有多种药理作用途径:

  • 直接能杀死病原体,但却对人的正常肌体负作用可接受。
  • 通过增强人体抵抗力杀死病原体。
  • 改善、减弱甚至消除疾病对正常肌体产生的病变。
  • 其他。

人们常把能直接杀死病原体的药物称为特效药。这个药理的困难在于:在人肌体之外要杀死任何病原体都是非常容易的,关键在于杀灭的同时还不能对人正常肌体有危害,这一下就难了。病原体大多也是生命体,一般来说,生命体越是复杂,就越是脆弱,越容易被杀死。可是人体是最复杂的,病原体常常是远比人体更简单的生命体。所以要做到杀死病原体的同时,却对人体极少负作用,在理论上就是一件极为困难的事情。病原体中相对最复杂的是寄生虫。我们现在很少听到寄生虫类的疾病,因为对付寄生虫往往容易有特效药。例如,血吸虫病,特效药有口服吡喹酮,一般最多服用一个星期,就可以直接把体内的血吸虫全杀光了,而且对人的负作用很小。即使到了重病阶段,口服吡喹酮依然有特效,可完全治愈。这个曾经在毛主席七律诗《送瘟神》中称为“华佗无奈小虫何”的传染病,曾经让中国历史上陷入“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的境地。解放后最初是采用消灭中间宿主钉螺的方法清零了。2019年血吸虫病的发病人数是113人。现在事实上它并没有绝对清零,但我们已经与它共存了。

青蒿素可以杀死产生疟疾的疟原虫,后者从生物学分类是一种原生动物,从生命复杂性看,它与病毒之间还隔着一个原核生物。按英国学者Thomas Cavalier-Smith提出的生物分类方法,疟原虫属于真核域、色藻界、顶复门,顶复门都是寄生在细胞内生存的原生动物,比病毒的复杂性高多了。这也是屠呦呦能有运气找到对付疟疾特效药的药理学理论空间所在。血吸虫则属于比原生动物的色藻界更复杂的动物界、扁形动物门。

越是简单的生命体,要开发出成功的特效药就越难。新冠是一种单链RNA病毒,这个东西在其寄生的宿主之外的时候都算不上是一种完整的生命,已经有点介于生命体和非生命体之间的形态。它可以算是最简单的生命体。因此,要开发出能杀死它却对人体没有负作用的药物就是难度最大的。

不只是新冠病毒,从目前来看,很少有针对单链RNA病毒类疾病的特效药。感冒和流感是长期与人类伴随的单链RNA病毒类疾病,到现在都没有特效药出现。所有针对新冠的药物,从药理研究的结果看,最多就是能抑制病毒的繁殖,甚至就只是能缓解一下疾病的症状,让人好受一点。到现在,并没有出现任何能大规模杀灭新冠病毒,却不对人产生负作用的特效药。否则就像特朗普理解的那样,既然消毒水能杀死新冠病毒,那给人注射消毒水不就是新冠特效药了吗?

除了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之外,麻疹、腮腺炎、小儿麻痹症、传染性肝炎、乙型肝炎、艾滋病、疱疹性角膜炎、性病疱疹等等都是病毒引起的疾病。所谓抗病毒类的药物,其药理学原理一般都只是通过各种途径抑制病毒的繁殖,而这种抑制从作用机理上看,往往就很容易出现各种负作用。这也是病毒类的疾病往往都很难治,主要都是靠人自身免疫力把它抗下去的原因所在。如果不能把它抗下去,就可能成为死亡率较高的病症,如艾滋病等。如果是DNA类型的病毒,变异相对较小,还可能会有一次注射、终身免疫的疫苗存在。例如天花就是DNA型的痘病毒。但对单键RNA类的病毒,因其变异太快,非常麻烦,疫苗逃逸问题很严重。

病毒按核酸类型的分类。ss:单链,ds:双链。一般情况下RNA 是单链,DNA是双链结构,但也有其他很多不同形态,双链RNA和单链DNA,甚至还有环状的、超螺旋的DNA结构,这里就不深入讨论了。

所以,听到有人说“新冠特效药”时,你就得多长个心眼仔细了解一下,有没有真的能直接在人体内杀灭病毒的作用。从科学的角度看,我们当然不能绝对说以后永远也不会出现新冠特效药,但从目前看,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说“别太指望”,至少从现在所有国家、包括但不限于美国、英国、德国、瑞典、日本、中国等国的最好医学科技水平来说,还看不到任何药理学上的希望存在,也极少有同类成功的先例可资证明,甚至于可以说:从目前的药理学理论上说,除了直接从痊愈病人血液中提取抗体外,其他途径的药理近乎于不可能。但痊愈病人血浆又很难产品化,成本太高了。

幸运的是,人类的免疫系统就是针对新冠的特效药,只要有足够的支持和时间,到了特异性免疫阶段,基本上都可以把新冠病毒杀光。ICU、呼吸机等等的作用不是直接杀灭病毒,而只是为病人续命。只要命足够长,使人体内特异性免疫起来了,自身就可以把新冠病毒全干掉,病就好了。因此,新冠病毒必须不断地在不同人类宿主之间进行传播。如果传播停下来,要么宿主死掉,要么体内的新冠病毒死光。不会说得新冠的人病好了,体内还有部分活着的病毒长期存在。从目前来看,新冠病毒根本就不是一个可以与人共存的病毒,只能是你死我活。

以上就是为什么对新冠只能采用清零,并且清零很容易实现的科学原理所在。

三、与病毒共存的标准定义

什么叫“共存”?现在中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了三类传染病,甲类2种,乙类27种(含新冠),丙类11种,总共40种。除了新冠以外,其他传染病我们都算可以被认为是共存了。所谓“共存”,简单点说就是“不会采用封城和全社会大规模检测的方法,也不用年年不断地打疫苗”。这个“共存”的定义从目前看应当可以获得最多数人的认可,也比较符合现实。除新冠外,从其他39种已经共存的传染病情况看,至少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 是否接受共存与单纯的死亡率没有任何关系。这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在已经共存的39种传染病中,死亡率从完全为0到接近100%(狂犬病)的都有,艾滋病为29.5%(2019年),肺结核为0.385%(2019年)。显然,是否共存与死亡率多少完全无关。认为现在新冠死亡率已经达到0.1%,与全球流感平均死亡率接近是完全错误的观点,本身就是一个弥天大谎。
  2. 与共存相关的因素或判断依据是什么呢?是单位时间内发病总人数与死亡总人数。以2019年数据为例(此后受新冠影响太大,难作参考)中国感染总数最大的是流感,当年发病总人数为353.8213万人,死亡269人,死亡率是万分之0.76(0.0076%),比媒体上支持共存论观点的人宣传的全球0.1%平均死亡率低一个数量级的差别。对比之下,2021年流感发病人数是66.8246万,死亡总人数只有4人,死亡率下降到了百万分之6,比2019年低了100多倍。还有网红专家宣传什么“国际公认0.46%的死亡率是可接受的”,所有这些全都是毫无依据的忽悠。所以,不要再用死亡率、尤其是流感的死亡率来忽悠人。2019年死亡人数最多的传染病是艾滋病,发病为71204人,死亡20999人。排第二的是肺结核,死亡为2990人,发病为77.5763万人。
  3. 2019年全国法定传染病甲乙丙类合计发病总人数为1024.4507万人,刚过1千万。到底新冠年发病总人数到多少才可以被接受呢?目前并没有人认真研究这个问题。我们简单点说,总不能超过其他39种法定传染病总人数吧。因此,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年发病总人数1千万以内,平均每天低于2.7万人,作为判断是否可以与新冠共存的标准之一。
  4. 即使艾滋病年死亡2万人左右,肺结核年死亡3千人左右,已经是国家除新冠外高度重视的传染病。因此,年死亡总人数1万人以内,在1千万发病总人数标准下对应的死亡率0.1%,这是中国社会对新冠可以接受的心理底线。请注意这里我们提到0.1%死亡率,绝不是我们接受这个死亡率数字,而是1万人以内的死亡总人数。但是,仅仅香港一个城市,今年因新冠死亡的人数都达到8千多了。如果全中国传开,其死亡人数显然是远远不可能被接受的。
  5. 尤其要特别强调,现在与流感共存,前提是不用年年打疫苗的。拿打过新冠疫苗后的发病和死亡数据,与现有真正共存(不打疫苗)流感的数据相对比显然是不公平的。
  6. 不能有显著的后遗症

综上所述,不用靠14亿人年年打疫苗,年发病总数1千万以内,年死亡总数1万人以内,感染后不会有后遗症。这样四个标准必须全部具备,才是共存的合理前提条件和完备标准。

真正的共存就是除了发病严重的人去医院看病开些药外,极少再做其他事情,不再注射疫苗、不再核酸检测、不再戴口罩、不再封城、不再隔离、感染了也不会有后遗症。不能说年年靠打疫苗就有资格叫共存。因此,现在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真正有资格叫共存的。等注射疫苗产生的抗体基本衰减没了再看看,他们是否受得了。那时才能评价是否可以真正算共存。有些反对中国清零政策的理由是说:其他国家都共存了,经济活动正常,如果中国坚持清零会与世界脱节。事实正好相反,看看现在国际海运是堵在什么地方?不是堵在中国港口,而是堵在共存的美国港口。中国清零了,港口才能运转正常,而美国等共存了,总有疫情存在,港口运转就不正常。这又是一个忽悠人完全不动脑子的案例。

为什么我们强调将“不再年年打疫苗”作为判断标准?我们宁愿接受全社会大规模核酸检测,但不能接受年年打疫苗,为什么?其实只要说一个最简单的专业事实就足够了:疫苗产品以及药物都需要最严格的高风险的三类医疗注册证,而核酸检测产品只须安全性要求最低的一类医疗注册证。这说明什么?从专业角度看,核酸检测的安全性要求本身就远远低于疫苗。毕竟疫苗是要注射到人体内的东西。

但凡用低风险的一类医疗证就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非要用高风险的三类医疗证去解决?

四、与病毒共存的可能性

前面我们基本都是从支持清零,批评共存论的角度进行讨论的,但也进行了共存评判标准的中性讨论。人们可以不同意这个标准,但必须要说清楚为什么不同意,并且要先拿出自己认为合理的、有确切数据的共存评判标准,然后才有资格去谈是否应该共存的问题。当前全世界鼓吹共存论的人有判断是否应该共存的科学标准吗?没有。你连最基本的科学评判标准都没有,凭什么说应该共存?仅提与流感对比的死亡率数据是完全不科学的,纯属忽悠。

一切没有科学的共存标准为前提的共存论都是忽悠。

我们前面提出了共存的标准,所以就可以依据这个标准科学地讨论一下,未来是否真有共存的可能性。这是站在支持共存的角度进行的科学讨论。

有人以奥米克戎的毒性弱,或者说新冠的毒力会越来越弱为依据支持共存论。这些理由在科学上都是不能成立的。但是,我们前面提到的新冠传播力越来越强的事实,却会成为支持未来可能实现共存的一个理由。这个表面看起来可能很违反直觉,但是,中国有句俗语叫“物极必反”。新冠传播力越来越强的发展结果,最后却可能会导致这个传染病可以共存,甚至会导致它更容易被清零!原因何在?

人得了新冠痊愈或注射疫苗后,会有一个时间段抗体处于高位。在这个阶段会阻止新冠的感染。这是为什么在方舱医院隔离的那么多阳性人员在一起,不会有交叉感染问题的原因所在。但经过一段时间后(目前看是半年到一年),抗体水平就逐渐地越来越弱。弱到一定程度又会具有受感染的可能性。这会带来什么后果?如果新冠传播力不足,会经历半年以上的时间才能传遍全社会,那样即使一时产生了抗体,半年后又不断地衰减到和没有抗体差不多的水平了。注射疫苗产生的结果也是类似的。但随着新冠传播力的不断增强,强到半年内就可能传遍整个社会。那么,这不是就会陷入一种真正群体免疫的状态了吗?这样在新冠爆发性传播一段时间后,全社会成员或大部分人都会处于抗体的较高水平,病毒传播会迅速陷入低位。

更进一步推导,如果在这个低位进行全员核酸检测,受感染者数量处于相对较少的水平。社会就有能力把他们隔离起来,其他人此时还普遍处于抗体的高位,既不容易受感染,又不容易传播。这就相对较容易进行清零。

以上过程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最终会使它处于一个较低的流行水平,或者很容易被清零了。

以上是共存论最强的、最科学的支持理由。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共存论并不是把共存与清零相对立,而是共存是清零最佳的策略和条件之一。问题是:那些支持共存论的人为什么就没有想到呢?原因解释很简单:他们压根就不是真的希望与病毒实现共存,不是去从科学的角度严肃地寻找出路,其目的和动机就是纯属想忽悠。

我们反对共存论不是说共存绝对不能被考虑,而是我们拥有比全球所有共存论者都更加科学的共存理论。

那么按照这个共存理论,中国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是我们绝对不能现在就采纳共存的策略。原因在于:

  1. 现在还不能证明以上共存的可能性达到了满足共存的四个标准。既然我们已经清零了,欧美坚持要现在就共存,那可以让他们先行先试,等他们试得充分证明了可以满足共存的四个标准,我们再去共存也不迟。如果证明不了,也让他们充分理解共存的路是走不通的。这也有利于我们做清零的思想工作。不着急,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2. 这个分析的可能过程并没有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受到新冠感染是否会有后遗症问题。如果有,那么人群中反复受感染会使全社会人员后遗症问题越来越严重。二是没有考虑人为因素或生物战问题。如果是人为设计改变的病毒,那么它的走向就不是按自然演化的规律进行。
  3. 共存与清零不能看成是完全对立的策略。能够实现共存的条件,也更有利于清零。我们现在既然已经清零了,为什么要回过头去共存呢?完全不会有得病的机会,难道不是比得可以共存的小病更好吗?
  4. 从目前新冠流行状态来看,已经清零之后维持清零的代价,一定会远远比共存的代价更低。考虑问题一定要有前提,我们已经清零了,这就是最重要的前提。中国不是要在“清零”和“共存”之间作策略选择,而是要在“已经清零基础上持续维持清零”与“本来已经清零了却人为地搞共存”之间作策略的选择。这和已经普遍感染基础上选择清零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欧美搞共存如果不是别有用心,就是自己现在没办法清零。
  5. 共存前的“疫情洪峰”问题。上述共存的技术可能性讨论时,从清零到共存之前,必然会遇到一个“疫情洪峰”。只有在洪峰过后,才能进入平缓阶段。如果中国选择共存,这个疫情洪峰会有多高?可以参照一下美国和韩国的数据。美国的疫情洪峰值为100万,韩国为66万。再与其总人口为基数计算,美国(总人口按3.29亿计)疫情洪峰时日感染率为0.3%,韩国(总人口按5200万计)为1.27%,是美国的4倍。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新冠的传播力并不单纯取决于病毒本身,而且与人口生活密度有很大关系。美国即使在城市,除了市中心CBD金融区有高楼大厦外,其他地方基本都是平房的HOUSE。但亚洲尤其中国现在城市全是极为密集的高楼生活区。因此,如果中国采用共存策略,疫情洪峰值参考韩国更为合理。但即使按照美国的数据计算,疫情洪峰值也将达到423万人!一天发病的人数比流感一年发病的人数还要多20%。如果参考韩国数据计算,仅中国大陆的共存“疫情洪峰”值将为1.27%×14.1亿=1791万!一天发病人数比其他39个法定传染病一年发病人数的总和还要多75%!中国城市里生活人口密度普遍如韩国首尔一样,到时疫情洪峰冲上2到3千万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将是中国采用共存策略后,必将面对的日新增病例的惊天峰值数,只需1个星期就会新增上亿甚至几亿的发病人数,冲垮一切防疫的堤坝。疫情洪峰是新冠流行过程中大量国家普遍证明了的问题。那些网红专家们居然会认为它和流感差不多,还有任何专业素养存在吗?这就是为什么如果上海不清零,很快中国就会面对每天新增一个上海人口的发病人数。
美国芝加哥,除了市中心的金融区,稍远一点就全是平房。美国的城市基本都是这种格局。
能猜得出这是哪个城市吗?如果不说是首尔,猜成亚洲任何一个稍发达一些地区的大城市都不为过。
高楼群一望无际的上海。
能说得清这是中国的哪个城市吗?一望无际的高楼群——中国人的最爱,也是新冠病毒的最爱。别说是省会,就说它是中国的二线甚至三线城市也一点都不为过。
猜猜这个是中国几线城市?三线城市的蚌埠!美国和欧洲的一线城市里有几个高层建筑能有这么密集的?
经济并不算发达的云南省元江县城。只是一个在中国经济不算发达地区的县城都密集到这种程度了。
是不是已经开始有点芝加哥的势头了?但这只是中国的一个县城——义乌。

城市的高楼林立一方面给人一个现代化的感觉,可另一方面人口生活工作密度的过高,也会使通过气溶胶传播的传染病极易爆发。

为什么就算世界上所有国家都接受共存而中国绝对不能?因为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不能承受疫情洪峰的地方。


隐形战争 —— 如何从战略相持转向战略反攻(中)

一、中美关系第四定律 —— 连续折腾定律


如果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疫情本身的技术问题,一切都好说,但问题远不是这样。因此,要真正理解为什么会有共存论,真正解决疫情的问题,必须要充分理解其宏观的大背景。

从2018年3月开始,中美陷入了空前的贸易战。这场贸易战在2019年12月14日中美会谈中达成的协议中暂时中止,并在2020年1月15日双方签订正式协议。2019年12月1 日,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科主任张继先发现了第一例新冠,当时她还不知道这具体是什么病。2020年1月5日晚,武汉市卫健委通报,截至5日8时,武汉市共报告符合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诊断患者59例,其中重症患者7例。

以上两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的时间点,是不是前后衔接得实在有点让人生疑了?如果只是看这两个表面上不同的事件在时间点上的高度契合,最多只能在“纯属巧合”与“阴谋论”之间联想。但是,如果我们总结并详细阐述一下中美关系的“连续折腾定律”,可能一切就昭然若揭了。这个定律是指:

无论中美关系如何,在任何特定的时间段内,美国必须至少用一件或更多件事情恶心或折腾着中国(请一定注意这是一个进行时,而不是完成时。是折腾“着”,而不是“折腾完”)。如果在某一个时间段内,美国没有采取任何看得见的行动恶心或折腾着中国,那一定是不正常的,一定是在用更阴毒的方式在折腾着中国。

这几十年来,最惠国待遇问题、人权问题、西藏问题、新疆问题、钓鱼岛问题、南海问题、台海问题、中印边界问题、贸易问题、人民币汇率操控问题......美国一直是转着圈轮番地操弄。如果一个折腾暂时结束、偃旗息鼓,不要以为麻烦就结束了,它一定是另一个折腾和麻烦的开始,中间不可能有哪怕一秒钟停顿的。请回顾一下这几十年来中美关系的历史,无论双方关系好坏,即使是处于我们自以为最好的蜜月期,试问有哪一年、哪一月、哪一天、甚至是哪一分、哪一秒,美国没有恶心折腾着中国的?

上一次操弄钓鱼岛问题是什么时候还记得吗?现在怎么不提了?是钓鱼岛问题彻底解决了吗?当然不是。美国时间2012年9月13日,中国向联合国秘书长提交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2013年11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发布东海防空识别区。从此以后,钓鱼岛的事情就不闹了。

贸易战怎么不打了?这不是在拜登手上不打的,而是在发起贸易战的特朗普总统任上停战的。两年的贸易战结果证明美国完全没有能力与中国打贸易战。现在美国要放弃一些自己加的关税,要求中国一起采取减税行动,中国压根不理会。减不减是你自己的事情,打贸易战加起来的关税,你以为想减就减了?

西藏问题现在还提吗?不提了,为什么?2015年7月6日,是达赖80岁寿辰。算起来今年87了。我们真的是衷心祝福他长命百岁,因为他老人家健在而又走不动路、做不了什么事、说不了什么话,就是西藏人民可以轻松地多过几年安心日子的保障之一。中情局也没办法对抗自然规律啊!

拜登上台以后怎么对待中国的?是不是马上就把一个新疆棉花问题莫名其妙地无限上纲上线 —— 什么“种族灭绝”、“强迫劳动”。造起谣来一点草稿都不打,最后一番论证才发现种族灭绝和在棉花生产上强迫劳动原来全都是美国的专利。参见:重点进攻:铁拳打在棉花上本来是要向中国泼脏水的,没想到最后全泼在自己身上了。

......

记住毛主席的一句话:“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要是讲一点理的话,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

也就是说,美国很烦人,凡是可以恶心折腾中国的地方,它一定是会抓住不放的。如果它不在哪个事情上继续折腾,一定是被逼得不得已了。但这绝不表明他完全死心,而是一定会寻找其他抓手来继续折腾的。一分钟、一秒钟都不会停止。

2019年12月14日中美达成贸易战停战的协议。真的就停了、真的就不再折腾中国了?如果没有它认为更好折腾中国的抓手,怎么可能放弃啊?太违反基本规律了。说美国不再继续折腾中国了,与说“质能守恒定律不再成立”一样,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我已经总结出中美关系三大定律

第一定律  幺蛾子定律

凡美国开始全面遏制中国时,必然会出幺蛾子,消耗掉美国大约10年的精力。然后再重复另一个10年的“遏制——幺蛾子周期”。

第二定律  小事大事定律

美国对中国小事上常占便宜,大事上逢中必挫。

第三定律  遏制背反定律

凡是美国遏制中国的行为,必然成为推动中国进步的重大机遇。推动力与遏制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凡是美国遏制中国的领域,往往发展得会非常好。凡是美国与中国合作很好的产业,往往生长出一堆买办。(参见:答案(8)——颠覆世人对中美关系的认知

当然,关于这个不要联想得太多,还是要以事实为依据。例如原来汽车产业中美合作得很好,所以这个产业过去长期发展缓慢,难以掌握核心技术。通讯被遏制得较多,不仅是贸易战之后遏制得较多,早在贸易战之前就不断进行遏制了,所以中国通讯科技产业发展得非常好。根据中美关系第三定律,中国半导体产业无疑将会出现大飞跃,为什么?因为美国现在全力在遏制中国半导体产业,遏制力量空前。所以,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速度和前景就会空前的爆发。很多时候没有美国的遏制,事情还真的不是太好办。

现在总结出中美关系第四定律:连续折腾定律。美国对中国的恶心和折腾是完全连续,不可能有中断的。如果可以把美国对中国的折腾写成一个数学上的折腾函数,这个函数一定在时间上是处处可导、处处可求微分,而且在全部时间段内,其折腾值无论大小都显著大于零。如果某段时间实在找不出美国是如何在折腾中国的,那就反过来找中国在该时间段遇到的前三大麻烦是什么。根据中美关系第四定律可以直接推导出来,这前三大麻烦中必有一个,并且往往就是最大的那一个一定是美国干的。尤其是扣除地震、洪水、台风等等美国还没能力干的事情,剩下的但凡是美国有能力制造的麻烦,100%就是它制造的。美国最善于生产和出口的、产量最大的产品,不是美元,不是科技,不是互联网,不是芯片......而是麻烦。有人说,中美关系再也回不去了。回到哪里去能省心的?有哪一天的日子是完全顺心的?只不过是美国的折腾值大一点,小一点的区别;对中国来说麻烦量多一点,少一点而已,有本质差别吗?有人说,中美关系可能会脱钩,脱什么钩?想脱你就脱去,看你能脱到哪里去?你要是能全都脱到火星上去,别在地球上呆了,算你本事大。是我们想脱的吗?当然不是,我们一直在委曲求全巴不得中美关系能更好一点。他要不顾一切地折腾你,还同时威胁中国如果不能更加委曲求全中美就会脱钩,给人印象如果中国不更加迁就美国就是中国的责任;如果中国不停止发展,不让美国增加对中国的折腾,就是中国的不对。

武汉疫情一开始,写日记,看笑话,骂抗疫不力,骂隐瞒疫情。把一切正确的抗疫措施全都妖魔化,隔离是侵犯人权;戴口罩是侵犯人权......一切正确的防疫措施都是侵犯人权。曾有一个视频,一位美国女士在集会上慷慨陈词:嘴和鼻子是上帝赐予人类的,怎么能够用口罩把上帝赐予人类的礼物用口罩遮挡起来?—— 实在是让人无语。人的身体也都是上帝赐予的啊,那怎么能够用衣服把上帝赐予的礼物完全遮挡起来呢?

二、直达火星轨道的冲天妒火

武汉爆发疫情时,不仅全球华人买空全世界的防疫物资寄到中国,各友好国家也纷纷给中国援助防疫物资。其中非常引人注目的是日本的援助。

山川异域,风月同天。诗出《绣袈裟衣缘》作者:长屋王【日本】,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寄诸佛子,共结来缘。此诗是表达长屋王希望中国高僧能够去日本传授佛法的心愿。
2020年2月10日,富山县向辽宁省捐赠了1万枚口罩,包装箱上写着:“辽河雪融,富山花开;同气连枝,共盼春来。”这句不是直接引用,而是改编自南朝梁·周兴嗣的《千字文》的原句“孔怀兄弟,同气连枝。交友投分,切磨箴规。”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诗出自中国唐代诗人王昌龄的《送柴侍御》: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诗出自先秦《诗经·秦风·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这并不仅仅是中国正处危难时候及时伸出援手,而且极为充分地展现日本文化源自中国的底蕴,尤其大量诗句分明是要勾起中日曾经师徒关系的历史回忆。这无疑深深触发了中国人内心深处的共鸣。几乎所有中国人瞬间放下了历史的恩怨,举国上下对日本是一致赞誉。日本借助这一次可遇不可求的历史机遇对中国温情的援助,虽不能说一下就解决所有问题,但这是两国近几十年来极为难得而又非常自然的、大幅改善两国关系的重大契机。可以明显看出日本此次真的是很用心的,显然是让其国内对中国友好的人士充分地抓住了这次机会。

可惜,历史怎么会这么简单地发展。当时我内心深处、其实可能有很多人内心深处,都隐隐感到一丝浓重的阴影:这么容易就让中日之间大幅走近,那个就站在驻日本军事基地的老大心中妒火该旺盛到什么程度啊?中日之间不是就此解决关系僵局,快速使各方盼望已久的中日自贸区顺利发展,而是中日间很可能会看似“毫无理由”地出现更大的狂涛和更深的裂痕。虽然此后日本疫情时中国投桃报李回赠大量防疫物资,东京奥运会上中国给日本全力的支持,后来的北京冬奥运会日本也积极支持中国.....但是,中日之间的关系还是“莫名其妙”地越来越恶化,在台海问题上美国强逼着日本全力与中国作对。

2020年春节过后,经过封城的武汉疫情迅速得到控制,中国的防疫物资产能不断释放。而国外的疫情则开始呈爆发状态,中国的防疫努力开始转向国外。2020年3月12日,由9名医疗专家组成的工作团抵达了意大利罗马。3月18日,中国又派出由12名专家组成的医疗工作团赶赴意大利米兰。同时,中国加大对意大利防疫物资援助。一瞬之间,整个意大利城市响起感谢中国(Grazie China!)的声音,让身在异域的中国人热泪盈眶的义勇军进行曲也响彻意大利上空。

意大利网友创作并在推特上发布的中国医疗队支援意大利的漫画

与此同时,不仅完全指望不上美国的支援,欧洲各国在海关直接抢劫其他国家的防疫物资,完全不顾及什么法律颜面了。

如果所有人只是为了防疫,只是纯粹从人道主义角度考虑问题,结局会向什么方向发展?这个是再清楚不过的了:中国很快就会在全世界面前,以成功抗疫者和全世界救命恩人的面目出现。

1949年,只有社会主义能够救中国。

1979年,只有资本主义能够救中国。

1989年,只有中国能够救社会主义。

2009年,只有中国能够救资本主义。

2019年,只有中国能够救全世界。

如果仅仅是客观的纯粹依照疫情本身发展的规律,毫无疑问是沿着这样的历史轨迹。可是,影响历史走向的从来就不是只有单一的因素。中国人太善良和单纯了,当时只是认为全世界会抄中国的作业 —— 哪里会这么简单?如果全世界都来抄中国同学的作业,你让班长的脸面往哪儿放?更重要的是班长的位置往哪儿搁?本来是要给中国同学出一道让其崩溃的难题,最后居然完全失控搞成这个样子!不仅没难倒中国,反而让其瞬间一跃而起,通过全球成功抗疫爆炸性放大的影响势头,明摆着要无死角地横扫全球。毫无疑问,随之而来的当然是羡慕嫉妒恨,是冲出大气层、越过月球轨道直冲到火星轨道的、把班长逼成失心疯的冲天妒火,将成为随后起主导作用的因素。

一切中国采用的抗疫措施全被妖魔化,不管这种防疫技术是什么,甚至不管他们相当多是美国人发明和改进的。必须全盘妖魔化,不惜一切代价地妖魔化......

有人问如果说美国在疫情上搞生物战,那怎么解释美国自己死了上百万人。如果你能理解到直达火星轨道的冲天妒火会带来什么后果,这还有什么难理解的吗?随后西方舆论就突然转向:

“中国试图利用防疫扩大在欧洲的影响力” —— 不是全球清零本身有多难,而是它必然要大量依靠中国天量的防疫物资支持,中国医疗抗疫人员也必然在全球各个国家被当作恩人般拥戴。这哪儿成啊?绝对不能让中国在成功的抗疫中,不仅成为世界的榜样,还很可能会成为世界的救命恩人,尤其是居然成了整个欧洲的救命恩人,甚至还有可能成为班长的救命恩人。这个要是成为现实,班长的位置哪里还有存在的空间?叔可忍,婶不可忍。同学可忍、班长的小跟班绝不可忍、班长那更是绝对绝对绝对........不可忍、—— 老大宁可不要命,也绝对不能让你中国居然借此机会成了全世界甚至是老大的救命恩人!

“群体免疫理论” —— 也就是说:这个疫情根本就不用防,当然就用不着你中国来起什么作用,也用不着你中国来拯救世界。知道“共存论”的真正理论基础是什么了吗?它的本质根本就不是什么“全世界可以与病毒共存”,而是“绝对不能让你中国以救命恩人的面目与世界共存”。宁可让全球死掉数以百万、千万计的人口直接与病毒共存,也绝对不能让中国通过病毒清零把班长的地位给清没了。所以,2020年3月12号中国第一批医疗队前脚刚到意大利,3月13日英国莫名其妙的“群体免疫”理论紧跟着就迫不急待地出台了。不要认为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巧合,不可能有什么“巧合”存在的。

欧洲只有塞尔维亚等少数国家始终对中国的防疫持正面的态度。疫情刚爆发的时候,塞尔维亚总统武契奇就哽咽着向中国求援,甚至一开始就请求派出医护人员。中方对塞尔维亚的帮助可谓是尽心尽力,不仅提供物资,还派了医疗队前往塞尔维亚。第二批专家团队支援塞尔维亚一线。到达塞尔维亚机场时,总统武契奇亲自到机场接机,并且用国家最高礼仪对待中国支援的专家。

有没有发现:这两年多来,中国完全是“夹着尾巴做人、甚至感觉像做错事的小女孩一样胆怯”地为全世界、包括心中有冲天妒火的老大提供天量价廉物美的防疫物资?做一个纯粹人道主义的事业怎么会这么难?道理很复杂。但只要你明白连续折腾定律,明白直达火星轨道的冲天妒火,道理也太简单、太简单了。

所有以上这些,只不过是这两年来发生的故事,所有人都应当历历在目,仿佛昨日,如何能忘记?明白了这一切,也就很容易理解只有心智不正常的人才会认可的共存论观点,为什么不时地在中国泛起波澜 —— 感受到火星轨道的冲天妒火了吗?感受到失心疯者的癫狂了吗?如果纯粹从疫情本身的角度考虑,顺其自然地讨论问题,并不是不可以心平气和地讨论疫情的结束,从严谨的科学角度讨论最终与病毒的共存的。但为什么支持共存论主张观点者提出的理由总是那样充满戾气、充满怪异、充满邪性、充满失心疯的不理性?因为对一个纯粹是人道主义的事业,实在是太难找出合理的反对借口啊!

例如,通过网红专家在中国宣扬的一个观点是:美国新冠死亡者的平均年龄大于其预期寿命,所以对其预期寿命不会有影响。这种论点实在是让人惊掉下巴。人口学的平均预期寿命概念可能会让很多人一时不知所以,因此我们可以从一个最简化的案例来给出清晰的分析。假设同一年出生的9个人寿命分别为71到79岁,其平均预期寿命就是它们的平均值75岁。如果从76到79岁的四个人因为新冠疫情早死了2年,其寿命就变为74到77。这四个新冠死者的平均寿命是75.5岁,比原来的平均预期寿命长。难道这样就不会影响到全社会的平均预期寿命了吗?只要简单地凭直觉想一下就知道根本不可能。实际动手算一下71,72,73,74,75,74,75,76,77,平均预期寿命是74.1。比原来缩短了0.9岁。虽然医学专家并不需要物理学家那么精湛的数学知识,但不能说初中算术都算不清也能医学博士毕业吧?这不是邪性、这是相当地邪性。

还有人居然公开地讨论那些老人只是少活了几年,由此减少了社保的支出。把这个当成共存论的优点加以宣扬。要按这种逻辑,大家都别过了,多好啊!这不是把所有问题都解决了,而是所有问题都没了。

在说国内疫情时,是时代的一粒尘,落到个人头上都是一座落基山。在说国外疫情时,是个人的少活几年,落到时代头上就是大大减轻了社会负担。这不是双标,而是邪恶的双标。

难道不觉得这些邪性、邪恶的观点是要遭天谴的吗?新冠还未结束,那个最先提出“群体免疫”的国家就开始大量出现不明原因儿童肝炎。看你还说什么?如果儿童得肝炎病故,还能说本来就要死的,只不过是少活了几十年吗?

共存论与清零论根本就不是什么防疫措施之争,而是早已经在两年前中国人善良单纯地以为只是一个抄作业问题时,就已经悄然变成了老大老二“争夺”世界根本影响力之争。中国并没有去争啊,你以为你不争别人也以为你不争吗?这哪里是病毒清零,你再这么清零下去让老大没位置了,是要把老大的地位全都给清没啦,明白吗?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什么叫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美国成为世界领导者就一百多年啊。总要做一个了断的,只是以什么方式了断而已,想回避是不可能的。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靠什么?孔子的和合思想?人家就是不跟你和合,靠孔子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靠老子(道德经)解决,道德说教?那老子解决不了怎么办?就只有靠孙子(兵法)解决了。

我们为什么要像做错了事情的小女孩一样?从事一个造福全人类的人道主义事业,为什么还要夹起尾巴做人?既然不可能回避,那就勇敢地直面现实: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老子就是要用对疫情全球清零的人道主义事业,顺道把你这个德不配位的老大位置给清干净了,这不比陷入修昔底德陷阱靠战争解决更好吗?老子能解决的问题,为什么一定要交给孙子?如果不在战略上彻底搞清楚这一点,本来一个极为简单的病毒清零问题就永远也实现不了。

三、如何解决“金灿荣难题”

我的朋友金灿荣教授曾有一个非常精彩的视频,总结和展望新中国发展的历史。他以网民、官方和自己的语言,把中国的过去和未来三个阶段作了特别形象的阐述。

按网友的话:先活着、活得好、活得有面子

按网民的话:解决挨打、挨饿、挨骂

按官方的话: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按金老师的话:先寻求安全、再寻求发展、然后寻求尊严

毛主席解决了挨打的问题,站起来,活下去,解决了安全需要。毛主席建立新中国之后还有谁敢打我们?没有,只有我们可以“自卫反击”。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胆敢越过底线,立刻以“真理”服人。

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解决了挨饿的问题,吃出三高,富起来了。

按网友的话,习主席现在要解决挨骂的问题。

金老师说:“我觉得网友要求有点高,挨骂这个问题我觉得解决不了......有个建议,中国人得习惯去挨骂,你做了一把手以后,人家混得不顺,人家就会骂你。这没办法,这是人性决定的”。

所以,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称为“金灿荣难题”,他说得非常精彩,也的确非常在理。可是,我第一次看过这个视频,在开怀大笑之后,心里总感觉憋着一点什么。过了一段时间,我想能不能用我的纯科学理论,把它当作一个严肃的学术问题仔细研究一下呢?对于绝大多数国家、尤其发展中的、远不如我们的国家来说,人家骂一下我们真没什么。不仅现在没什么,将来更没什么,并且发展中国家还真没多少骂我们的。问题是:现在骂我们骂得很难受的,它不是这些发展中的国家,而是班长啊。以后我们做了班长,现在的班长远不如我们了,再骂我们也没什么,但现在好像还不行。现在不仅是老被他骂得心里很不舒服,关键是老坏事儿。所以这确实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直到很长时间以后,我突然有了灵感:道理很简单,要解决任何问题,首先就是得学会和掌握解决相应问题的方法。

毛主席是怎么解决挨打问题的呢?那就是学会打人,把所有那些打我们的恶人全给打回去。管它什么王牌师、王牌旅,全给打趴下。

邓小平是怎么解决挨饿问题的呢?就是学会把种粮食的积极性调动到最高,更重要的是要学会赚钱,即使自己种的粮食不够也有钱买粮吃。

那么今天我们如何解决挨骂的问题呢?道理也很简单,我们也得学会“骂人”

人不骂我,我不骂人。远不如我的人骂我,我不一定骂人。恶人骂我,我必骂人。

一旦明白了这一点,该怎么做就很容易搞清楚了:

要好好学习一下对手,做任何事情之前先定制几顶大帽子给对方死死地扣上,然后再来谈别的事情。看看他们是怎么骂别人的:

强迫劳动、种族灭绝、专制、独裁、邪恶轴心、流氓国家、侵犯人权、杀人犯、假新闻......面对美国40年来最严重的通胀,拜登居然在4月份将70%的物价上涨原因归结为俄乌冲突带来的“普京涨价”,既为自己开脱,又给对手抹黑。这让美国自己人都普遍听不下去了,美国通胀是拜登上台后的2021年初就开始了。很快拜登又将通胀归结为新冠疫情加上普京涨价。1918年的流感明明是从美国开始流传开的,却至今都被说成是“西班牙流感”,美国的电子烟肺病、德特里克堡泄露明明远早于武汉的疫情,却把新冠污蔑成“武汉病毒”。所以,我们该怎么骂?

共存论、反清零就是反人类!

共存论、反清零就是反人道!

共存论、反清零就是反人权!

反清零,就是仅为一己老大之私不顾及全世界人民的死活!

什么叫舆论战?说白一点就是骂人。既然是“战”,它就得有杀伤力。骂人如果骂得不够难听,并且很多时候还得是很有水平的、很有科学和文化内涵的难听,怎么能叫“战”?你以为自己在和别人讲道理,但别人就只是在想着怎么骂你。不是中国软实力不够,而是现在中国人说话太文绉绉、太含蓄、太想讲道理了,总在试图用讲道理的方式应对别人的舆论战,以为这才是文明。只要话说得足够难听,足够刺耳,同时又足够有创造力、甚至还有些科学和文化内涵,一定是能够充分“打动”那些恶人心弦的。比如说下面这个乌合麒麟的画就很能打动他们的心,使他们不得不看、不得不听:

中国外交系统现在友好的话可以说得很好,难听的话也可以说得很好,但这远远不够。外交一个方面军太孤单。对手可是有专门的系统组织搞舆论战的,甚至于就可以叫作“专职舆论战部队”。他们的舆论战部队有多少呢?数以千计的智库,数以万计的基金会,200万NGO.....直接隶属中情局的专职舆论战部队人数以十万计......更别提专职假新闻机构,触角深入到全世界的互联网平台。

欧洲人都不怕死吗?当然不是,如果不怕死怎么会在疫情开始时,居然干出在海关公然地抢劫别国防疫物资这种完全不计后果的事情?为了让所有人都不怕死,老大先死100万人为敬,其他国家就大多不在乎死多少人了。被实践充分证明是正确的中国防疫措施,居然全被骂成是侵犯人权,一切有效抗疫的行为,反被骂到世界上那么多国家当成瘟疫一样避之不及;明明是一个人道主义的事业,却被骂得好像我们做错了什么事情;明明我们开展的是正义的、服务全人类的义举,却被人骂得让我们感觉有点抬不起头来。不得不正视,这真的是人家骂人的本事很高。

其实这事儿解决起来也没那么难,中华民族本身不仅善打,更是一个善骂的民族。即使两军开战前,主帅都得在阵前先互相进行舆论战,对打之前先对骂。看看《三国演义》,诸葛亮居然阵前骂死王朗;战国之苏秦、张仪,凭三寸不烂之舌合纵联横。我五千年华夏的祖先们曾经是何等的能言善辩。朋友来了有歌赋,恶人来了有骂腔。即使少数民族的《刘三姐》《五朵金花》,唱首歌都能不带一个脏字的骂人。

但是,打着文明旗号的帝国主义者却极尽所能地把我们驯化成温顺的绵羊,让我们以为文明就是只能温顺地听他们说的话,然后他们却可以随便骂人,随便动员舆论战部队在中国的互联网上释放天量骂人的恶言恶语,让中国互联网上陷入兄弟相残、网友互殴、自己骂自己人的境地。其实我们只要明白了这背后的秘密,以中国人的智慧,虽然把半导体产业链全筹齐肯定需要花不少的时间,但很快学会在现代科技条件下骂人好像并不难吧!比如说某大国“拱火”,这个说法正确吗?当然正确。可是对方听吗?好象不怎么听、也不怎么理会。为什么?因为但凡不够难听的,他们基本上就都不会听、也不会理。假设换个词,比如说“国际动乱和麻烦独家供货商”(IT&T, international turmoil and trouble monopoly provider)。当然这个他也可以不理,但如果完全不理是不是就会憋在心里很不舒服?对于大陆均衡策略,可以称为“全球祸水和坏水专利持有者”(GC&C, Global catastrophe and Calamity patent holder),一个IT&T,一个GC&C,他要是再不听不理,是不是身体会憋出毛病来?你说他“双标”,他可能笑而不语——各人立场本就不同,双标难道不是很正常、纯天然的吗?如果说“专业假新闻机构”,是否听起来感觉就有点不一样了?至少也得是“邪恶的双标”吧?

如果有网友觉得“骂人”这个词不太好听,那我们可以换个词叫“舆论战”。

如果觉得“舆论战”这个词火药味儿好象多了一点,那我们可以换个词叫“专项言论自由”。

如果觉得“专项言论自由”还是有些针对性太明显了,那咱们还可以再换个词叫“战略性言论自由”。

......

上百年的民族灾难把我们的脑子都给搞懵了,到了今天,居然做个治病救人、防疫抗灾的天然善事也会被人给骂得抬不起头来。“战略性言论自由”也是一种战斗力和国防能力,应当属于一级学科“国家安全学”的研究范畴。我们需要把中华民族所有天赋都充分地释放出来,不要以为只需埋头苦干就有公平对等的收获。对来犯之敌不仅要能打回去,对心怀冲天妒火骂上门的恶人也要善于骂回去。即使不能骂到对方张不开口,至少也得骂到对方抬不起头,让对方一想起要折腾中国、一想起要骂中国就有严重的“心理障碍”。只有骂到对方抬不起头,我们才能昂首挺胸地去做本来天然就是正义的事情。在全球将病毒清零之前,先得向全世界人民发出一封封“讨贼檄文”。

心中疫源不除,世间病毒难清。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就事难成;你就是搞人道主义事业,也会让你事事难成。只要扫清了心中的毒源,清零的技术问题也就不难解决了。

one day  终有一天

Heal the world  我们将拯救这个世界

因为这是历史恩赐于我们不可推卸的神圣使命!

这不仅仅是为了一个古老文明的复兴,也不仅仅是为了发展中国家的福祉,更是为了全世界包括美国在内的整个地球村的公民。


隐形战争之终结篇——如何从战略相持,转向战略反攻(下)

一、新冠疫情已经确立长期化趋势

在工业革命之后,传统和新出现的危害人类的传染病普遍得到全面有效的遏制。新出现传染病如SARS、埃博拉病毒、MERS等很快被控制住,甚至完全消失。这些都使人们产生了一个并不一定完全正确的看法:任何传染病都是短期的,任何疫情都很快会过去或进入如流感那样可共存的状态。除隔离方法外,人类成功遏制传染病的主要手段有三种:

传播媒介的切断

例如,自来水系统的普遍建立,切断了霍乱等以水为媒介疾病传染路径,使得霍乱再也流行不起来,成为一种非常偶发性的疾病。中国通过消灭虰螺中间宿主,清零了血吸虫病。仅仅是简单的蚊帐以及驱蚊香、灭蚊装置、杀虫剂等,使蚊子为媒介的疟疾等传染病大幅减少,只在非洲等生活条件极为艰苦,缺少最基本隔离蚊虫生活设施的地方有较多传播。切断传播媒介,是阻断传染病大流行的最有效途径。

疫苗的采用

典型案例有天花等被疫苗完全消灭。从理论上说,疫苗是一个非常好的东西,它是通过刺激人的免疫系统主动产生抗体,使得人可以不生病或即使生病症状也很轻。但是,正如我在前面文章“隐形战争—— 如何从战略相持,转向战略反攻(上)”中对疫苗原理所作的介绍,疫苗要成功是受到很多限制的。人的免疫系统是通过识别病原体特征性的外貌来实现免疫。这使疫苗在基本原理上就存在根本性的限制:一是人的免疫系统并不一定能有效的产生对病原体的抗体,二是就算通过疫苗产生了抗体,如果病原体变异较快的话,变异到一定速度就会出现疫苗逃逸的问题。因此,要获得成功的疫苗其实是件很困难的事情。目前中国采用的疫苗分为一类(国家免费)和二类(自愿自费)两类,总共也就只有20多种。大多数疾病是长期研究不出疫苗来的。

特效药物的出现

如青蒿素特效药的出现使疟疾的死亡率极大降低。

以上三大措施的有效采用,使大量曾经长期危害人类的传染病得到完全控制。但是,从目前已经持续两年的全球新冠疫情发展经历来看,它完全突破了以上三个技术手段。

  • 新冠通过气溶胶为传播媒介,特别适合现代人类高度密集的城市生活环境,显然无法从根本上阻断其传播媒介。戴口罩等手段只能作为临时性措施,很难想象人类从此永远戴上口罩生存。如一些网友的段子中所说,以后穿衣服暴露一些臀部没人管,脸露出来就不行,人的口鼻从此成为隐私部位了。
  • 新冠是单链RNA病毒,变异很快,不可能出现长期有效的疫苗。疫苗能达到的水平,与人得了相应疾病后天然产生的免疫水平是一样的。实际得了新冠无法产生长期有效的抗体,也无法阻断感染,用任何技术生产的新冠疫苗也只能如此。事实证明,目前面市的所有新冠疫苗虽然略有差异,但都与得了新冠后实现的免疫能力处于同一水平。对此,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知,不要去有任何不切实际的幻想。目前流行的奥密克戎表面上死亡率相对较低,这是以普遍注射疫苗为背景的。如果要长期维持这种局面和共存的结果,就是必须年年打疫苗。但疫苗是不能这么用的,过去所有一类、二类疫苗,人一生最多注射四剂,大多一、二剂即可。如果要年年注射新冠疫苗,这是过去从来没有过的事情。这不是与新冠病毒共存,而是要与新冠疫苗共存。并且,因为新冠病毒不断快速变异,原来研发的疫苗很快不能再用。所以,不是与新冠疫苗共存,而是要不断地与新新冠疫苗、新新新疫苗、新新新新冠疫苗......共存。它显然会带来越来越大的负作用累积和持续的新未知风险。
  • 病原体越是简单,要在人体内杀灭它却又不会对人产生负作用就越难。目前人类在对付单链RNA病毒病原体的历史上,从来就没有出现过特效药的先例。所有当前新冠药物研发的技术现状,也都没有使我们看到有出现特效药的任何药理学可能性。所以,时常出现的所谓“新冠特效药”,都不过是炒作和博眼球而已。对此,也不要有任何幻想。

因此,对付新冠病毒的唯一可行方法还是最传统的及时有效地发现、隔离和封控。但是,如果病毒造成的死亡率较高,全人类就不会有任何犹豫,都会团结一心一起将其扑灭。所以,SARS、埃博拉病毒、MERS等死亡率很高的病毒,反倒使它们无法传播开,全人类没有任何人会对剿灭这些病毒有不同意见。无论在全球任何地方,如果有任何人胆敢站出来说:人类可以与埃博拉病毒共存,马上就会被人给拍死。但新冠的极端狡猾之处就在于:它的死亡率正好就是低到使人类难以形成共识(尤其有人为因素故意反对有效抗疫手段时更是如此);同时,其死亡率之高、尤其传播性超强,又严重到使人们不可能像对待流感一样完全无视它。如果不能全球一致行动,就不能根除这种病毒。中国虽然已经成功实现了动态清零,但如果国外不能同步实现,中国就必然会长期处在外来病毒持续入侵的危险之中,并且永远会有漏网的病毒携带者造成零星传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快速隔离封控,星星之火很快就会形成爆炸性的燎原之势,并快速席卷全城和全国。

历史上大量传染病都曾是以几十年甚至数百年为爆发周期长期危害人类社会的。新冠很可能将使人类与传染病的较量重新回到历史上的长期化常态。我们必须清醒地看透这一个严酷的现实。既然如前面分析,那么何来全球清零的可能呢?从中国两年来的抗疫经验看,对新冠清零从技术上其实也是很简单的事情。只是要解决清零的认知和清零的技术、成本、效率、对人员需求匹配各个国家现状等问题。同时,它是一个隐形战争,我们还要时时防范对清零大量人为设计的破坏和故意设下的重重陷阱。

二、战略相持阶段要解决的问题

1.本轮疫情清零在即

本轮疫情本身本来只算是一个动态清零中的小插曲,但因为香港奥密克戎爆发的影响、更重要是内部认识上的混乱、显然的境外人为干扰,使得疫情爆发得有些大。

目前上海的新增确诊和无症状数量已经显著下降,正向全面清零迈进。北京的疫情已经控制住,新增确诊数量处于平台期。

曾经与上海并驾齐驱,日增数以千计的吉林,进入5月份就已经基本清零了。社会并没太关注吉林,这对吉林可能是好事情。

北京疫情一出现就立即采取措施,但半个多月过去了,北京一直在50人左右的日新增平台上怎么都清零不了,这让人很是着急。原因何在?一个解释可能是时间依然还不够。但是,在上海和北京的疫情中,有些情况需要引起我们高度的警惕和认真总结。

上海认识上的混乱,以及技术上采用抗原产品的捣乱,造成了疫情高峰时达到日新增超过2.77万人的中国两年来新冠历史峰值。北京没有采用抗原产品,但是否北京疫情期间一切都正常呢?

2.值得高度关注的核酸检测产品质量问题

如果说上海疫情期间有明显的认识和外部干扰问题,北京疫情期间受到的干扰就显得非常隐秘,很难看清楚。北京疫情期间,核酸检测价格频频下降。北京本轮疫情还没开始,2022年4月8日,就将已经很低的核酸检测价格从单采35元降至24.9元,混检从8元降至5.9元。使核酸检测价格处于全国最低水平。5月3日,再次将单检从24.9元降到19.7元,混检从5.9降至3.4元。降价已经进行过很多轮,并且是全国性的,并非北京一地。2021年1月28日,核酸检测价格是从最初120至200元,统一降为单检80元,混检在15到40元不等。

如果产品质量保持不变,价格降低本身当然是好事情。降价的合理因素方面有:中国相关产品普遍获得规模经济性,导致产品采购成本持续降低;另一方面是阳光采购的价格越来越透明,使得厂商竞争越来越激烈。但是,如果单纯地只追求价格战,而同时没有严格的品质控制,无限价格战的结果一定是品质的失控。这个问题却至今未引起足够重视。上海已经有很多报道,市场上采用的核酸检测产品的质量存在问题。北京也发现有些已经有明显新冠症状了,核酸检测却依然是阴性。本来,核酸检测是一种灵敏度极高的技术,并且是目前唯一可行的清零技术手段。但是,如果产品本身的品质存在问题的话,理论上存在的技术能力是没有意义的,它可能就变成另一种抗原检测了。在上海疫情中,使用抗原技术捣乱使疫情难以控制。而在北京疫情期间,这一招已经用过并被揭穿不太好使。那么如何使核酸检测技术的高灵敏度失效呢?很简单,就是把它的价格压低到如果厂家生产正常品质的产品根本不可能有利润的程度,同时在舆论上强烈攻击核酸检测存在暴利。所以,在刚开始出现疫情,一次核酸检测价格120到200元,还使用很多国外产品时,没人提核酸检测有暴利。但当检测价格被压低到当初的50分之1以下,基本都是国产的产品时,当初写日记的人都跳出来说核酸检测存在暴利了。甚至有人散布只要核酸检测需要花钱,疫情就不可能清零。并拿出计算机病毒作例子,只有杀毒软件免费的时候,计算机病毒才会消失。软件可以有免费模式,实物产品怎么可能以免费模式运营?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的水它也没法免费啊!这又是一个隐蔽性极强的杀招。但凡写日记的都在莫名其妙极力推动的事情,我们当然就得多长个心眼了。

只是一味地压低核酸检测价格会带来什么后果?本来,凭核酸检测技术本身的灵敏度能力,理论上只要三次核酸检测就可以清零。这个在深圳已经得到充分的实际证明。但是,如果因产品质量不合格,根本就达不到核酸检测技术本身应当有的灵敏度,即使天天检测也难以迅速清零。你以为把价格压一半能省一半的核酸检测的钱,可是本来检3次或4次就可以清零的,现在产品质量不合格,要检30次、40次。最后不仅检测的成本比原来上升5倍,而且让社会清零时间拉长造成全社会的成本付出更是会远远超过上升5倍以后的核酸检测成本50倍。对上海北京这样的特大城市,每多封城一天多付出的成本都会百亿计算。然后再以封城、隔离、管控的成本为借口去攻击清零政策。

3.利益本身是正当的,不正当地对待利益才是不正当的

在媒体上,往往拿“存在利益”作为攻击他人的一种手段。但是,任何厂家都是需要赚钱的,任何人也都是需要赚钱吃饭的,利益本身并不是问题。反转基因的攻击转基因背后有利益,可因此推广有机农业就没有利益了吗?批评西医的说西医背后有利益集团,可是中医难道都免费吗?出版小说难道不要版税吗?那些指责核酸检测有利益的人自己不拿工资吗?

中国政府领导人民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吗?甚至于,某些产业利润高一些有什么不可以吗?我们中国企业难道就只能是赚辛苦钱,只能干利润微薄的产业吗?为什么要支持发展芯片,发展科技,发展医疗产业,不就是希望能进入附加值更高的领域吗?什么叫附加值更高?什么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发展利润更大的行业和产业,这里面需要有一个平衡的问题。因此,我批评抗原时丝毫不提做这个产品的企业是为了赚钱,而只是从技术上指出这个产品由于其极低的灵敏度,对于新冠防疫来说根本就不是为解决任何问题,而纯属制造问题的。作为厂家来说,赚钱本身没任何不对。问题只是这种赚钱需要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之上,只要是建立在对社会有益的基础之上,利益就是无可指责的,甚至于有暴利也是正当的、无可指责的。如果指责这种正当的利益,其指责本身才是不正当的。

道理很简单,如果在某个行业不断压价的同时,却没有进行严格的产品质量检测,结果肯定就是要让这个行业不断突破产品质量的底线。厂家一定是会赚钱的。不要以为6元钱一个的采样管厂家会赚钱有什么不对。如果一定要求一个采样管6毛钱,肯定还是会有厂家供货,并且一定还是有利润,甚至更加暴利。要知道一个采样管10ml容量,正常情况里面3ml溶液。500ml一瓶的矿泉水都能创造出中国首富,省掉消毒流程,把3ml的蒸馏水(甚至就是自来水)加点生理盐水、调整一下PH值和颜色,你说能比每瓶500ml的矿泉水1.5元赚得少吗?这样的产品也不能说就一点作用都起不了,到快发烧的时候肯定是可以检出核酸的。但这显然已经不再是核酸检测应当有的结果了。

4.“阳光采购”还是“印度价格”

迄今为止,对医药行业的阳光采购极大降低了医疗行业的采购成本。但是,如果只是在关注阳光采购,它就很容易变成一种比印度式价格更糟糕的商业文化。我在“印度究竟不可思议到什么程度?”一文中详细谈到过“不可思议的印度价格”。在我的书《不可思议的印度》中也详细谈到这些。印度是如何砍价的呢?以其电信运营商的商业法律规定为例:它招标时会有四个投标者中标,从价格最低到最高分为L1,L2,L3,L4。假设有四家公司A、B、C、D中标,价格分别是100,120,125,140。按一般的商业逻辑,执行的时候A应该是100,B应该是120,C应该是125,D是140。但印度不是这样,B、C、D全都得以100为基础执行合同。别着急,我说的是以100为基础,没说就是这个价格。报价不是一个总体价格,而是会有很多分项价格。印度人会把所有分项价格全部放在一起,一个一个挑四家公司里面最低的那个价格,然后把全部最低价分项合在一起让B、C和D去执行,结果一定是B、C和D的价格比A的100还要低。

这还不算完,其招标法还规定,如果关税或原材料等上升,成本压力必须全部由厂家承担。

如果关税下降,所有成本降低的好处必须全部从最终合同价格中扣除。

一旦报出一个价格,永生永世也不能再比这个价格更高。

只要你出一个价格,全印度所有地方的价格只能比这个更低,不能比这个更高了。

这种商业文化已经部分地影响到中国,叫“低靠”。就是不管你投标价格是多少,都必须按最低价执行。

但是,印度在这么搞绝对价格战的同时,一定会导致厂家极力地压低成本。因此,为了防止厂家降低产品的品质,又同时规定了极其苛刻,比西方所有发达国家都苛刻的产品测试流程。通信设备要经过5道测试关才能发货给运营商:实验室测试、环境测试、现场测试、PQT(严格的厂验)、QA(大规模发货时的简单厂验)。

理解了以上这些不可思议的印度价格,我们是否感觉到很好听的“阳光采购”,是不是有些咖喱味道,而且是省掉所有产品质量控制的咖喱味道了?

有人可能会说,能够把价格降下来,对社会和购买者总归是好事情啊?且慢,请看下我写的“印度未来会是中国的威胁吗?”一文就会明白,印度之所以在“印度制造”的高歌声中,其制造业一直发展很缓慢,甚至在总体经济中的占比相对过去更加倒退,原因有很多,但不可思议的印度价格是其重要的杀手锏。道理很简单,在印度搞制造业,几乎不可能有钱赚。现在,中国要发展创新型的产业,如果都只按阳光采购这样的绝对价格战,同时却又没有任何产品质量控制的做法,其结果必然落得与印度制造一样的结局,甚至比印度更加糟糕。因为印度好歹还有极为苛刻的产品质量控制,而阳光采购同时并没有配合产品的品质控制,会发展成什么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是因为我们放下一切包袱,全身心地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短短40多年我们已经把欧美能学的东西基本挖空了,剩下的要么别人不让我们学,要么不该学。我们现在需要学会自己去创造和开拓新的道路。学会技术和品质向上走,而不是只知道价格往下走。一时实在找不出来新东西,学一下印度价格也无妨,但能否同时把人家早就清楚这么干一定会出现的品质掉线问题,由此配套的世界上最严苛的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一起学过来?

深圳在2021年12月出台了一个采样管的团标,尽管依然很不完善,但好歹有一个产品的质量控制标准。我们能否想象核酸检测的采样管,尤其影响它的最终灵敏度的技术要求,现在连完善的全国统一的产品质量控制标准都没有?那实际产品质量怎么控制?在这种前提下把心思全都只用在压价上,怎么可能不出天大的事情?人家生产的不是采样管,而就是“大自然的搬运工”,连系统的品质控制标准都没有,能说这有什么不是吗?

2018年,长春长生用于儿童接种的百白破疫苗,以及狂犬病疫苗造假事件震惊全国。这还是一家上市公司都敢这么干,为什么?产品质量不受严格测量监控的行业,一定会出现大面积的产品质量造假行为。不要单纯去指责企业丧失道德良心,因为如果你不造假,就一定会被其他造假的企业抢走市场,劣币驱逐良币。

作为核酸检测的采样管,有两个因素会严重影响其品质。一是管子的消毒灭菌;二是保存液的品质。按以往行业内常规要求,采用环氧乙烷灭菌是允许的。但这种灭菌对采样管来说并不彻底,最好是辐照方式的灭菌。而这种方法要求的材料不一样,因为没有全行业要求这么做,这种材料的产量就远不如普通材质的产量大,其成本也就相应较高。但如果全行业强制要求辐照灭菌,相应材质的成本就会大幅度降低。二是保存液如果为节省成本省掉一些价格相对较高的关键成分的话,用肉眼是不可能看出问题的。这就使很多企业非常容易通过不灭菌、简化保存液成分以降低成本。但结果就很可能是即使采集到新冠病毒,要么杂质偏高影响后续核酸提取效率,要么就是病毒衰减较多,很难提取到,由此造成假阴性的问题。

通过10混和2022年1月15日颁布的20混采样技术,核酸提取试剂等后续环节的成本直接降低了10到20倍,其实这些环节的成本影响已经非常小了。但是,如果无止境地压低这些环节的价格,造成的结果就是使用低价格低品质的磁珠材料,或者每份试剂中减少磁珠的用量。原来用1mg,现在用0.5mg,0.25mg甚至更少,如果不通过专业方法严格测量技术指标是看不出差别的。结果就是核酸检测技术的指标越来越低,不断突破底线。

已有技术水平都保不住,更别提采用新突破的技术了。事实上,中国在抗疫的这段时间,相关新技术的突破是很多的。例如BNCM磁珠的应用,显著提升了前处理环节的效率,可使最终灵敏度提升一到两个数量级;数字PCR技术的出现,不仅可以加快检测速度,而且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到病毒的浓度。只有不断提升核酸检测技术的水平,才能更快、更有效地实现清零。只要清零时间缩短一天,其直接效益、尤其间接的社会效益,就会远远大于任何在核酸检测环节压价带来的收益。如果3次或4次连续全员核酸检测不能清零,就一定是核酸检测产品质量有问题。30次甚至40次还不能清零,那就是有极其严重的产品质量问题了。30次超低价的核酸检测成本,有可能会比3次超高品质的核酸检测更便宜吗?

本来中国在降价能力这方面就不差,但凡是个中国人都会。要学习“印度价格”很简单,对中国来说太容易了。但是,今天的中国一定要学会在技术和品质上往上走。不断地向上走,才能成为世界文明的领导者。如果只知道在价格上往下走,不要以为就会不断与印度看齐,那样一定会学得连印度都不如,人家可是有系统地严格产品检验相配合的。

如果听那些写日记的纯外行文人,站在貌似道德制高点上瞎指责的话,就会迷失中国未来的方向。中国今天要做的经济转型,难道不就是要转向高利润、高附加值的产业方向吗?不让正义的事业有足够利润,目的就是要毁灭正义的事业。那不是“阳光”,而正是“阳光下的阴影”。

凡是公知反对的事情,我们就得多长个心眼;凡是写日记的公知都来极力推动的事情,我们更得多长个心眼。

5.其他因素带来的检测可靠性问题

核酸检测采样的时候,如果采用咽拭子,2个小时内吃饭或半小时内喝水,都会对咽部病毒的浓度(如果有病毒的话)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影响最终检测结果,导致出现假阴性。现在很多全员性的核酸检测,时间从早上8点就开始。显然很多是刚吃过早餐、喝过豆浆的,这样的咽拭子采样也会有严重的问题。深圳之所以核酸检测的效果更好,较多采用鼻拭子采样也是原因之一。鼻拭子采样的确对被检测者感觉体验上要差一些,对采样人员操作要求高。北方气候干燥,鼻腔湿润程度不够,鼻拭子采样容易导致受伤甚至出现感染。但是,在疫情严重期间的少数关键性的全员核酸检测,应当尽可能采用鼻拭子进行。同时,至少对于混检方式,后续的核酸提取试剂一定要采用最高品质,尤其大板、高品质且足量的磁珠等生产的试剂。

以上核酸检测产品本身质量,以及采样及检测方法,都可能会影响到最终的检测结果。这类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灵敏度不足,从而带来假阴性。

核酸检测方法的特异性是非常高的,从其技术原理本身出现假阳性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低到什么程度?因为它是基因层次的特异性,所以可以与DNA亲子鉴定的差错率处在类似的数量级,甚至比它还要低得多。可以说:从2020年初武汉疫情到现在,全中国人民做了这么多核酸检测,从原理上说都不一定会有一个假阳性的机会。但并不是说核酸检测一定不会出现假阳性。这种情况往往不是原理性的,而是操作过程出现了污染。例如,最终的PCR环节出现了污染。如果出现有阳性样本,在PCR环节是会有大量扩增的。如果这些扩增后的产物处理不当,造成污染,它混到其他采集的样本中时,就会导致假阳性。另外,如果操作不当,部分阳性样本对其他阴性样本造成污染,也会带来假阳性。这些是操作环节出现污染带来的问题。只要严格操作规范,假阳性根本就不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这一点与抗原产品完全不同。抗原检测是必然出现大量假阳性的,它是原理性问题,因为它是免疫水平的特异性,凭病毒外表而不是基因来识别的。10个阳性里面会有5到9个都可能是假的。这就是为什么我说它根本就不是来解决问题,而纯属来制造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没有抗原之前,中国人什么时候怀疑过核酸检测可靠性的?抗原产品进入市场之前,老百姓根本就不知道还有什么假阳性的问题。抗原产品不仅是要大量制造假阴性,而且是要大量制造假阳性,使老百姓对新冠检测失去信心。现在看来,事实已经充分证明抗原产品在这方面起到的效果非常显著。

以上技术虽然可能专业性较强,但从统一测量学角度总结起来也非常简单,就是两句话:

一是除了核酸检测技术,绝对排除抗原等其他捣乱性的检测方法。

二是灵敏度绝对地压倒一切。只要灵敏度提升,就可以极大地提升清零的效果,显著缩短清零的时间。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无论你怎么压低核酸检测的价格,都不如提升灵敏度降低总体成本的效果更显著。只要减少一天的清零时间,节省的成本就会远超过任何压价的努力。

三、战略反攻

首先我们必须守好自己的家园,在此同时,需要将手中的武器不断地打磨到无比的锋利。

  1. 将核酸检测的灵敏度提升到极致,这是极为关键的。因为只有将灵敏度提升到极致,才能通过全员检测实现4检清零,乃至3检清零。如果还是像中国这样要通过1个月的封控才能实现清零,不仅推广到境外很困难,在国内保持动态清零都极为困难。因此,中国必须迅速转变只在价格上做文章的思路,全面迅速地在技术上提升。
  2. 全面提升自动化程度。将采样、核酸提取和PCR环节全流程自动化。这样的价值是在国外没有足够技术人手,或人工成本过高等条件下胜任清零工作的需要。
  3. 可移动的采样小屋及集装箱化的核酸检测小屋。现在中国在大力发展15分钟采样圈,其技术手段是建设采样小屋。无锡市在2022年4月25日第一个发布了采样小屋的管理规范。

这个技术方向有巨大的提升空间。如果将核酸检测也同时全部集装箱化,就可尽最大可能地减少其他国家落后的技术条件和医疗人力资源的限制。未来当成千上万集装箱化的采样和核酸检测小屋、可实现3检清零的超高灵敏度核酸检测系列产品,用运20战略运输机、几十万吨集装箱船反攻全球时,就是可实现在全球大规模清零、并进入战略决战的时候。

至于认识问题,不用着急,等待疫情慢慢地教育所有国家的人民。他们最终会认清的。在此同时,也要修炼我们的舆论战能力,能将隐形战争的对手骂到抬不起头时,一起配合战略反攻。

我们应当将这次疫情的挑战变成一个重大的战略机遇,不仅是一次引领全人类对抗疫情的人道主义行动的战略机遇,而且是一次在新技术标准上引领全球的战略机遇。去制定新世界产品技术标准,并且成为事实标准。这才是今天的中国应该做的事情。

本篇已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