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做综合材料的关系,对手上的工具不太满意,于PDD大肆购物豪掷两百余,购买了各型美工刀和美工刀片大概够我用十年了。
没办法男人看到刀就走不动路了。
因为型号和性能选择问题,我翻遍了知乎和B站,居然没有多少有用的信息,感叹于现在中文互联网之匮乏。本来想写个回答的,但是转念一想知乎又不值得,还不如发在自己这吧。
关于美工刀和美工刀片的问题,首先要选择的就是刀片,刀是基于刀片存在的,刀片决定了刀的性能,而不是相反。当然好刀可以更好用,但再好用的刀配上劣质刀片也没救对吧。
所以这篇我就先谈谈美工刀片的选择问题。
首先是尺寸,这个纠结倒不是很多,尺寸大概有6、9、12、18、22、25和梯形这几种大小。其中6、12、22除了少量日本进口品牌使用,其余地方用得不多,我就直接略过,反正我也没买。
9mm是小刀,适合拿在手上雕刻或做精细活,体型也比较便携。
18mm是主流,大部分人接触的都是这种美工刀。
25mm是重型工具,一般除了装修大部分人接触不到。
图一
梯形刀通常用于工业领域和电工,解决了刻线美工刀的纵向受力易崩刃问题,当然代价就是没有刻线美工刀耐用,另外梯形刀片的刀具一般也更皮实耐用。
图二
尺寸一般是按工作的内容来选择的,不过小孩才做选择,我当然是选择全都要,都说了各型美工刀了,其实每种尺寸我都买了两把以上哈哈哈。
如果你自己买的话还是建议有需要再买吧,别集邮。
刀片除了尺寸,还有角度可选。尤其是9mm,因为是做精细活,所以相比18mm美工刀,通常选的是30°刀片,这样前端更锐利,更方便做细微操作。
参见图一右二刀片和下面的图四。
除此之外的大部分刀片的角度是60°,方便切割。还有些厂会做59°和50°的刀,反正差别不大,这方面倒是不用过于纠结。
接下来才是重头戏,材质。
抛开剑走偏锋的陶瓷刀片和不锈钢刀片、钨钢、铬钢,你买美工刀片的时候会遇到满眼的SK4、SK5、SK2、SK120、60号钢、75#钢、T8、T10、高碳钢等各种型号,看都看得懂,但是哪种更好,好在哪,你都知道吗?
参见图一和图二,盒子上有标SK2、SK5的也有没标的,图二刀上直接刻了SK4。
这也是我奇怪的地方,这些实用信息居然知乎找不到,简直了。
要分清楚这么多型号,你只要抓住一个关键字,碳。
基本上两三位数字的就是碳含量,sk120就是含有1.2%的碳,60、75号分别含有0.6%和0.75的碳。
SK4、5、2则是老款的JIS日本标准,数字越大含碳量越低,SK2就是SK120,SK4大概是100号钢,SK5则是80号钢。
T8、T10这种则是国标,T8就是80号钢,T10就是100号钢。
那么碳的高低代表什么,哪种刀片更好呢?
这个也很简单,抛开各种合金成分不算,光看碳的话,碳含量越高,刀片越硬,碳含量越低,刀片越软。当然硬是有代价的,刀片越硬就越脆,刀片越软就越韧。
另外碳含量越高,热处理等工艺难度越大。
一般美工刀都是拿来切割的,所以硬度很重要,反正我是优先买SK2的刀片。
但要注意的是,SK2的韧性就一般了,如果做撬、压等操作,就会比SK4 SK5的刀片更容易崩刃。
SK2刀片的硬度一般大于65,SK5的硬度就只有60,SK4则是62。
陶瓷刀片显然就是更硬更脆的刀片。
钨钢是钨合金,比普通钢硬的多也贵的多,一般人用不着这个,用得着的也不用看我科普。
接下来我们还会看到刀片颜色也分很多种,银刃、黑刃、金刃,这些又怎么选呢?
黑刃参见图一的左一和右一刀片,未标的都是银刃。
前面说到了钢的碳含量,对应的你也要知道这些都是高碳钢,而碳钢是极容易氧化的,说人话就是容易生锈,我们当然不喜欢自己的刀片生锈啦。
银刃就是不做处理的原味碳钢,靠出厂抹的防锈油保证到你手上不生锈,而一旦我们拿出来用,很快防锈油就没了,所以银刃是很容易生锈的。
黑刃就是在银刃的基础上做了氧化防护涂层,也就是可以防锈,只要涂层不脱落,刀身可以不生锈。
其实除此之外还有蓝刃,也是另一种防护涂层罢了。
图三
至于金刃,则是镀了氮化钛TiN,也是一种防锈工艺,还可以提升表面耐磨程度,但是我们用的是刀刃,刀身耐磨一点用都没有。总之除了好看和黑刃没有什么区别,收你高价的话请直接无视它。
图四
那么很显然,如果有得选的话,黑刃是比银刃更好的。
前面提到的不锈钢和铬钢则是另辟蹊径,高碳钢容易生锈,那我直接换基材不就不用考虑这个问题了?遗憾的是不锈钢的硬度不及高碳钢,所以除非特殊需求(如在水下干活),我们并不需要购买铬钢和不锈钢的刀片。
接下来还有一个重要的属性,就是厚度。
很显然厚度越厚,刀片越贵,也越好。
9mm刀片通常的厚度是0.4mm。
18mm刀片便宜的厚度也是0.4mm,正常的是0.5mm,加厚的是0.6mm,还有超级加厚0.7mm的。还有一个超级加倍1mm厚度的,仅此一款(我当然是选择买啦)。
25mm刀片的正常厚度是0.6mm,加厚是0.7mm,还有超级加厚0.9mm的。
梯形刀片的正常厚度是0.6mm,很少见到加厚的,市场上有一款进口的1mm的刀片,值得指出的是因为梯形刀片的刀具通常并未考虑这种超厚的刀片,所以多半你买来也用不了哈哈哈。
以上都是物理属性,接下来就是魔法属性了。
那就是品牌。
日本品牌很多,OLFA、田岛等刀片都是常见产品,但是通常日本刀片在厚度上很吝啬,价格又很高,所以我是不会买的。
很多人认为日本进口的刀片耐用啊经用什么的,也许吧,但是我觉得更可能的是他们拿更便宜的或标号更低的国产刀片去比,都不是一个等级的,比不过才正常吧。国产的SK2刀片肯定比进口SK4的更好,毫无疑问,但你买个普普通通的得力高碳钢(不写多少碳,那再怎么高碳也就是60号无疑),那怎么比得过田岛的SK120嘛。
手牌SDI同理。
国产的牌子很多,更有相当多的贴牌产品,所以这里需要当心。
首先绕不开的就是得力,得力的型号非常之多,但是很奇怪SK2的非常少,SK4基本上就是得力常见的顶级钢材了。厚度的话得力有0.7mm的特厚银刃,但是又很奇怪没有同样厚度的黑刃。SK2最厚的就是0.6mm还是银刃(参见图一左二刀片),所以你想集齐SK2、超厚、黑刃,在得力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但是最奇怪的是你买得力某些型号的刀,会随刀送你一片特厚SK2黑刃,单独找这个刀片就是找不到在哪买,真是服了。
图五,就是这货,怎么都找不到在哪买。
因为9mm基本不存在加厚问题,所以得力的锐利黑刃还是不错的选择。
Comix和晨光的刀片型号都不如得力丰富和专业,直接略过。
在得力这种万金油之外,就是专业刀片厂了。
怎么看专业不专业呢?
我个人的判断标准是商标尽量正规,有设计感,刀片盒子上尽量印刷更多的有用信息,如钢材标号、厚度等,刀片本身能印商标和更多的信息更好。另外不要是贴牌的,要原厂出品的。
一些专业刀厂的例子如宏迪、啄木鸟、锴达、前田工具、波斯、日钢等。
首先尽量排除啄木鸟。虽然它很专业,但是前几年品牌做了很多不好的事情,一搜就知道,坑了很多小店店主,非常不讲究。还抄人家的子型号,人家叫蓝极利因为人家是蓝刃,啄木鸟的黑刃叫蓝锋利就很难绷。品牌本身还分了啄木鸟和老耐刀、三页等乱七八糟的事情,能不买就不买吧。但是前面说过25mm的刀片,0.9厚度好像只有啄木鸟有,需要的话只有捏着鼻子买吧。
前田的问题一个是名字有日本味碰瓷田岛,另一个是和DEWO德稳不清不楚的。还有就是18mm的加厚小气吧啦的,最多只有0.6mm。但是,自从我发现了1688上的工厂直营店,我只能说真香。
所以18mm和25mm刀片目前我最推荐的是宏迪,前面说过的18mm超级加倍1mm的就是宏迪的产品,你不需要这个厚度的话0.6和0.7mm的黑刃和蓝刃也都有,SK2和SK4也都有,而且宏迪是少见的在盒子上明确标明钢材硬度的厂商,钢材和厚度也都刻在刀片上了。
另外,如果你有9mm加厚的需求,宏迪是我唯一找到能满足这个需求的。甚至想找到卖这个刀片的都很难。
图六图七
锴达只有一款0.6mm的,但是明确标了SK2,包括刀片也刻了,买来玩玩也是可以的。要注意的是你直接搜索SK2、0.6mm,永远也搜不到这款,只能直接搜锴达才能找到。
提前剧透一下(下)的内容,这款KT009刀片在1688找到店家的话,一盒只要3.5,大厂,SK2,加厚,黑刃!唯一的问题是不包邮。能与之竞争的也就只有前田的QTH56B了。
图八
对比下宏迪和锴达的商标,感受一下后者的设计感吧。
还有波斯这种,只有SK4和SK5,大小型号倒是齐全,不强求SK2和加厚的话买这个牌子也可以的。
图九图十
感受一下大厂刀片上严谨的刻字吧,型号、商标、钢材、厚度全都刻。
还有日钢,刀片型号真不老少,还是老问题想凑齐SK2、黑刃、加厚比登天还难。再一个是揭阳的,嗯,还是不想买。
接下来就是各种杂牌厂,SK2、SK5瞎标,其实很多都是1688上贴牌的,当然价格都很美丽,PDD上一盒只要一块多钱,三盒包邮,主打一个他敢卖你敢用,反正这价格还要什么自行车。
图十一,典型的杂牌刀片,三盒五块还包邮,买回来货不对板。你看着图片上SK2标着好好的,你再看看盒子上写着啥,SK5!发过来也是SK5没跑,连刻的字都和图片不一样。甚至还标了个45°刀尖,我笑了,这不是明显的60°么,瞎了?
但是我还是要说,如果你是买来干活的话,便宜的刀片只要够便宜又能用也没什么不好的,反正每天都对着刀片狠操,3块钱一片1mm的SK2厚刀和3块钱20片的0.7mmSK5刀片(假设SK5是真货),多半还是后者合算点。
差不多就写到这吧,总之该注意哪些属性,怎么挑选我都告诉你了,希望你能选到满意的刀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