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ve successfully subscribed to 完美的胖达
Great! Next, complete checkout for full access to 完美的胖达
Welcome back! You've successfully signed in.
Success! Your account is fully activated, you now have access to all content.
读书笔记:《认知尺度》

读书笔记:《认知尺度》

. 约 7 分钟读完

读书笔记

序2 用科学拓展你的认知尺度

认知科学是研究人类心智的学科,它发源于20世纪70年代。认知科学有6个母亲:哲学、心理学、语言学、计算机科学、人类学与神经科学。从认知科学诞生的时间你会发现,认知科学与计算机同步而生,早期的认知科学家往往也是计算机科学家。因此,第一代认知科学,借用人脑是一台计算机的隐喻,将认知科学定义成一门研究人脑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以及输出结果整个过程的学科。第二代认知科学诞生后,科学家们才发现,原来,人脑并非一台硅基计算机,而是一台深受环境与他人影响的碳基计算机。拿记忆举例,第一代认知科学的突出成果是“工作记忆”(working memory)。什么是工作记忆?你可以将人类大脑想象为一个输入输出装置。这个装置输入输出速率的瓶颈就是工作记忆。人类所有认知能力,包括阅读、记忆、注意、执行功能,都受制于它。到了第二代认知科学,科学家们普遍发现,我们的记忆,不仅受制于工作记忆,还受制于环境,这就是具身认知(embodied cognition)。

第一部分 时空尺度:从趋势中寻找机遇

哪个行业或领域更接近未来?答案显然是风险投资。因为风投跟那个未来时的坐标很相近,创新的风投投的就是未来,而且未来的行业前景极大可能就是靠风投驱动的。

你必须要在一个学界的边界里面,在学界的边界里面越深,你越容易改变世界。

只有通过学徒这种方法,你才能从非常低的起点,以最快的速度,进入核心的学界。做学徒,盲从是极为重要的,为什么?假设你都有批判的框架了,那你还学它干吗呢?只有去掉这个框架,你才可能学习,才可能建立新的框架。建立框架包括接受偏见,当你接受偏见到一定程度,拷贝老师到一定程度时,你自然会理解那个偏见产生的原因。

第二讲 宇宙与人的意义

自大狂的表现。不要给自己加戏。

这就是我们人的意义,我们是宇宙的观赏者。

这作者读书读傻了。

其实科学和艺术没有那么大的区别,我们都生活在这样的表象世界中。

放屁。没有区分度的形容没有意义。都是美的那就不存在美,只有一个比另一个更美才会存在美这个概念。都是美的这种理论大家一定要当它放屁。可以去发现没有被发现的美,但是一定要有丑和美的对比,否则就没有美。

周围的每一件事物都是美的,一把椅子的美和一个山水的美其实不相上下

作者的语言越华美,心灵越空虚。

洞悉世界,洗尽铅华。

第三讲 用时间来思考

空间思考模式强调的是覆盖多大的地理范围、影响到多少人等问题;时间思考模式考虑的是,我做的东西能够延续多久。

找到未来的梦想,一个方法是,专注未来10年不变的事物,另一个方法是问出大问题。

甘地这种货色,呵呵。

甘地的回答是“非暴力不合作”。他发起了一场社会运动,最后带领印度人民走向了独立。

第四讲 城市演化与人生设计

中国未来的前81个城市,发现北上深的地位依然是非常高的,而广州、重庆、天津都还会很好,接着是厦漳泉——我把厦门、漳州、泉州放在一起了。然后就是成都、郑州、武汉、苏州、杭州,这些是我们中国将来最重要的一线城市。后面还有其他城市。

想多了,到时候智能自己编写程序,不需要那么多程序员,需要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其实程序员是极缺的,将来的智能时代,我们每个人每天的工作就是编程序。我们通过程序,通过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去控制1000公里以外,甚至火星上的各种制造工厂,那里面都是机器人在生产,根本不需要人去那里。

第二部分 思维尺度:有效升级你的认知

第六讲 信息过载时代的认知卸载

认知卸载得用你自己的方式去卸载,你才有机会把东西再抓回来。卸载不是丢掉,而是暂时放下来,需要的时候再把它拿回来。

第七讲 做好人也要讲科学

科学让我们知道人类的利他行为是从哪里来的,我们怎样利他才能做得更好。而互联网将人类以前所未有的密度和高度联系到一起,也使我们能够产生更好的利他行为。

人类之所以会进化出助人的心理,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是亲缘选择,因为你的亲人跟你是共享一大部分基因,所以你帮助他们就是帮助自己的基因传播;第二是直接互惠,因为人跟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零和游戏,而是1+1>2,你帮助了这个人,这个人将来再回报你,你们两个其实都可以得到更多的利益,因此也会受到进化的青睐;第三是间接互惠,就是说哪怕你帮助了这个人之后,他没有办法回报你,没有关系,只要他来到一个你俩共同身处的群体,在里面传播你的美名,那就可以了,以后这个群体的人都知道你是一个好人,都会来帮你,这就是间接互惠。

第三部分 人生尺度:在自我变革中拥抱未来

凡人的智慧。

我不敢说自己已经彻底摆脱了瓦肯星人的基因和模因,但是我一直在用自己笨拙的方式努力找回属于人类的情感。哪怕它不符合逻辑,哪怕它不够完美。
我还是选择做一个萌版的“斯波克”。

第十讲 拥抱非稳态的人生

弱者的写作手法。这种道理需要例子来解释吗?

这个例子告诉我们,我们需要用实事求是的态度去验证权威,避开“思想黑洞”,实现看似不可能的创造。

结论

★★
其实是类似微信公众号文章这种碎片知识的集合,完全不如看成体系的认知科学教科书有益。

最有用的是凑字数的荐书环节,当然要去掉睿智文学书推荐。剩下的还是多少可以充实一下书架。

本篇已被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