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管虎,重要的是本质而不是现象
本文灵感来自于我的知乎回答。
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对于管虎,其实我并没有什么想说的,毫无疑问我对管虎不会有什么好的评价,对于《八佰》和《金刚川》这两部电影,我在豆瓣也毫不犹豫的给出了一星的评分。
有的人可以不认同我的打分,但这也是我的自由,他们管不着哈哈哈。
当然重要的根本不是管虎,重要的是为什么会有管虎,为什么会有管虎发挥的土壤,为什么我们会看到管虎这类人出现在我们面前。
所以,任何评价管虎的文章将目光局限在管虎这个个体身上是不够的。
永远记住,重要的是本质而不是现象,现象只是本质的表征,只有本质才是我们值得思考的对象。
为什么社会精英热衷于贬低自己的国家
事实上我想评价的是管虎这类人,通常他们受到良好教育,并以拥有技能自豪,对应的,也就热衷于突出自己的优势。
这些自鸣得意的高技能水平者比在他们眼中对应的低技术水平的被边缘化者自认为应该得到更多尊重,所以他们热衷于向其他人表明他们的确更突出自己的技能身份。
换句话说,对于他们而言,作为个人的技术工作者的身份带来的尊重高过作为社会的一份子也就是中国人身份所带来的尊重。
重点来了,根据迈克尔·斯宾塞的信息传递理论,为了让别人相信他们已选择放弃将国籍作为他们的突出身份,他们需要做一些在未放弃的情况下不会做的事:他们需要贬低自己的国家。
这就是为什么社会精英频繁地贬低自己的国家——他们是在寻求尊重。这能把他们与社会地位较低的人清楚地分开。
同时通过退出共同的国家认同,原本的国家这个共同体身份概念所内含的受尊重程度被减损,他们减少了那些他们眼中技术水平低下被边缘化的继续认同国家者所能得到的尊重,所以别人(也就是我们)对他们产生怨恨就不足为奇了。
他们主动背叛了自己的国家身份,就是这么简单。
通常他们主张自己的一切优势都是自我努力和奋斗所应得的,而罔顾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是不能单独脱离社会而存在,是不能脱离社会独自取得任何可被社会接受的成就这一基础事实。
然而别忘了,你一个人的命运,除了靠自我奋斗,也要考虑到历史的行程。
没有社会属性的,那是动物(比如狼孩),不是人。
只要权利不要义务
当然,这后面是有着深层次的思想内核的,并不是说我们简单的拒斥这种现象,贬损这种背叛国家身份的个体就足够了的,更重要的是我们要认识到这种思想的错误,并用更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和社会。
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之一就是道德在价值观中的缺失,以边沁的功利主义为发端,并以罗尔斯的正义论为代表的强调权利却有意无意的忽略了原本真正凝聚共同体意识的基石:义务。
任何没有义务作为基础的权利主张就是无本之木,空中楼阁。
然而不幸的是功利主义主导了现代经济学,古典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等所谓的理性经济人大行其道,其实所谓的理性经济人无非是完全自私的概念,然而现实中并不存在这种一切以自利为目标导向的人。任何单纯以自私作为价值观的人早在原始社会阶段就会被社会所排斥,而我们上面已经说过了,脱离社会的人就不再是人,而是动物。现实中我们做任何决定的时候除了利益的判断,也必然会包含“是否应该”这种基于道德和义务的判断。
事实上任何文化也不存在这种只鼓吹自利倾向的价值观,至于为什么功利主义会兴起甚至越来越影响社会共识,你猜?
功利主义逐渐改造了社会共识并使得社会逐渐从原本的互相承担义务的大共同体越来越倾向于割裂的互不承担义务的小共同体,不论东方还是西方都是这样。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变得类似理性经济人,一切只为自利,只要权利不要义务。
所以毫不意外的,当你放弃了道德和义务,你就无法再得到原来的社会和国家。
大者比如加泰罗尼亚独立,苏格兰独立等思潮,内核其实是富裕地区不愿再承担对同一国家内贫困地区的义务(国内我就不点名了,各种地域黑其实都是这种思潮的体现)。
小者比如社会精英不愿再主动承担高税率,不愿再承担对同一国家内社会底层人民的义务,体现为资本逃离国内和各种离岸公司的避税以及对各国减税措施的推动等等,海底捞出国,各种资本的出海都是类似的例子。
管虎作为这种社会价值观变迁的个体体现并不重要,纠结于他的成长过程和个人成就更是毫无必要,重要是我们能不能从这种个例出发,清醒的认识到到底哪里出了问题,以及到底该怎么做才是对的。
至于如何用更正确的思想武装自己,请看题:
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人和社会是如何从主流叙事中消失的
再进一步其实从功利主义的底层逻辑出发我们能很容易的理解西方世界的现状,尤其是那些和我们看法不一样的部分。
从功利主义的底层到现实世界是经历了好几个跳跃的,而在这几个跳跃的过程中,人被不断的异化和边缘化,最终呈现在我们面前的只剩下资本本身,人和社会都不见了,只有经济熠熠发光。
比如其中一个跳跃就是追求社会福祉总和的最大化,在这个跳跃中,由于追求的是总量而不是结构,因此福祉的组成被掩盖了,只要总和增加,即使大部分人苦痛增加也无所谓,只要另一些人的福祉增加得比这些苦痛更多,那么总和就增加了。
而另一个跳跃就更经典了,由于福祉总和依然太过抽象,无法量化,于是福祉的总和再度被抽象为社会财富的总和,也就是用货币来衡量社会的福祉,我们应该深刻的认识到在这个跳跃中,人的要素被抽离了,社会的结构和组成也被抽离了,只剩下金钱来衡量一切,在这种单一的价值体系里面我们是无法体现道德,体现人和人之间的义务的,一切向钱看的结果就是只剩下钱,而没有人。
从这种底层逻辑出发推导出的社会是缺乏道德和义务的社会,正是现代西方社会的真实写照。
这种逻辑迎合了谁的需要,因此可以在当今西方社会大行其道?答案大家都知道吧。
为什么西方社会对疫情束手无策,为什么西方民众会做出我们看来各种反智的要自由不要口罩的无法理解的行为,正因为我们的价值观还是包含道德判断的,西方社会则没有一个底层道德价值观存在,于是我们能很轻易的理解我们对其他人存在一个不传播疫情、不暴露在病毒下的义务,而西方民众无法理解这一点,在他们眼中只能看到抗疫行为对自己自由的侵犯而无法理解自己对社会上其他人所理应具有的义务,也就不能理解自己选择暴露在病毒面前给社会带来的负外部性。
好了,到了独立思考的时间了,道德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逐渐的从西方社会主流价值观中消失的,又为什么会消失?
我当然可以告诉读者,但那就一点也不深刻了哈哈哈。自己逐步抽丝剥茧寻觅得到的认知才足够的坚实不是吗。
再比如,这次美国大选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西方社会明显的割裂,这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美国独特的现象,而是从功利主义起始,一路推导到现在所出现的道德和义务在主流叙事中缺失所导致的必然结果。
正因为世界各国社会精英对于自己的身份认同进行去国家化(并不是管虎独享的一种现象),精英们对国家的义务自觉和道德责任逐步削弱,带来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既得利益集团对于底层人民的苦难不再富有道德义务,也就是社会再分配的机制开始向上倾斜而不再追求至少表面上的平等,这正是所谓1%运动的思想根源。
自然的,不再追求哪怕表面上平等的再分配机制的社会,只有走上精英和底层分裂的唯一结局。
互不抱有义务的国民,是必然出现社会分裂和国家认同缺失的,没有其他可能。
所以美国社会的分裂不是哪个人当总统,也不是哪个政党执政就能改变的,只有改变底层的思维模式,改变被扭曲多年的价值观才可能得到改善,否则这就是整个社会内生性的顽疾,无药可医。
我认识很多在美国的朋友,而每当我表示对美国疫情担心的时候,他们都会反过来安慰我,没事,我们这是社区自治,我们社区我们county最多是我们州会blabla,其他地方搞不好没关系,我们这里能搞定的。但是没有任何人采用过任何哪怕和国家角度搭边的叙事角度和我进行沟通,我一度是非常困惑的,难道社区自治就能隔绝病毒传播了?难道其他地方疫情肆虐所荼毒的不是和你们一个国家呼吸同样空气的同胞吗?现在我知道了,越是对于社会精英来说,他们越是不会将低级阶层的人视为和自己有任何关系可言,对他们来说,已经不存在我们这种强烈的国家认同了。
这种对其他人视而不见的心态就是典型的无法再接受大共同体叙事,只能接受割裂的小共同体,缺失道德和集体义务的自由主义叙事所必然导致的。至于这种心态的后果,呵呵,大家看看各国每日感染数量就知道了。
正如我之前阐述的那样,疫情是一面照妖镜,只是让某些事情变得明显,而不是造成这种社会现象的根源,早在没有疫情的时候这些乱象就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了,疫情只是帮助我们更深刻的认识到而已。
西方的价值观一败涂地并不是因为疫情,只是借助疫情广而告之。
所以管虎在作品中完全无法展示我们所在意的那种基于国家的宏大叙事角度就完全不出乎意料了,他已经失去了那种能力。
延伸阅读
顺便说一句,金观涛对于道德在当前价值观中消失有较精彩的论述,虽然和我的文章不完全一致但也建议阅读,可以看这里。
最后,我最近看的一些内容可以推荐给大家:
资本主义的未来,各大电子阅读软件都有。
结构性改革,同上。
不愿意看书的也可以去B站搜沈逸的逸语道破和温铁军的解构现代化等内容,还是有相当收益的哦。